劉序樺 樂當半個農人

文/蘇菲 圖/劉序樺提供 |2011.01.01
2231觀看次
字級

五年前,劉序樺是國內著名工程公司的專案經理,在繁華的台北都市中,過著現代人忙碌緊湊的生活,不料,摯愛的妻子生病,離開人世,讓他的人生來了個大轉彎。

今年五十三歲的劉序樺,瘦高、斯文,一身的書卷氣,就像標準的上班族,然而,如今的他,扛著鋤頭,在苗栗銅鑼的深山裡當起農夫,不但過去認識他的朋友都感到訝異,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失去親人的傷痛,意外讓他成為一個和泥土、菜園、花草、樹木為伍的園丁,享受到前所未有返璞歸真的快樂。

為妻尋找桃花源

二○○五年,劉序樺的太太被診斷罹患癌症,猶如晴天霹靂,他驚覺到自己疏於照顧家人,當了二十六年工程師,每天早出晚歸,面對工程圖的時間遠勝過陪伴家人的時間,因此,他毅然申請退休,回家全心陪太太養病,就在這個時候,心中萌生了一個念頭:想找一個美好的地方,和太太一起過著與自然為伍、簡單快樂的生活。

二年後,太太離開人世,他一度悲傷、惶恐,似乎失去人生方向,就在此時,心底那個不如歸去的念頭又出現了,他決定要將夢想付諸實現,為自己打造一個下輩子優游自在的生活環境。

劉序樺結合幾個和他一樣抱著嚮往田園生活夢想的朋友,將「心動」化為「行動」,開始四處尋找土地,他們花了近兩年的時間,看了無數塊地,從貢寮、桃園、新竹、苗栗到南投,最後在偏僻的苗栗銅鑼鄉深山中,找到一塊自然純淨的好山水,總共一萬三千多坪,廣袤的土地上,有樟木、楠木、烏心石、桂竹、櫸木等台灣原生植物,也有桃子、李子、柿子、芭蕉等上百棵果樹,正是夢想中的桃花源,於是劉序樺和朋友買下了土地,開始了他不一樣的人生之旅。

半農半X的生活

劉序樺不否認,買地的最初想法,是從獨善其身出發,意欲尋找一個世外桃源,療傷忘憂,實現慢活、樂活的田園之樂,但當他們進駐這一片土地,享受過露營、野炊的短暫欣喜後,回到現實面,生存畢竟有壓力,在夥伴的意願下,他們有了經營農場,並且對外開放的構想,那麼,「要經營什麼樣的農場,才不違背原始初衷呢?」

劉序樺不斷地思考和閱讀,意外讀到一本日本人鹽見直紀所寫的《半農半X的生活》,作者在書中勾勒出用半天時間耕耘,生產農糧維生(農),再用另外半天,發揮天賦才能,做自己愛做的事,實現夢想,並且建立個人和社會的連結(X)。這種「半農半X的生活」,強調的是一種不追求物質,不過度工作,過一種簡單而心靈豐富的生活。

這樣單純的理念,引起劉序樺的共鳴,他把腳下的土地取名「半農部落」,希望經營出一個農場,不但能以自然的方法耕作,生產農產品自給自足,同時,農場也能經營成一個供有需要的民眾Long Stay的樂活天地,或是沉澱身心靈的場所,甚至是可以療癒傷痛的避風港。

學習扮演好園丁

確定農場角色定位後,劉序樺發揮過去工程人的本色, 開始對農場進行觀察與調查,從日照、風向、溫度、地形到土壤,一一詳細記錄、分析,然後規畫配置出住家、庭園區、耕作區、果樹區、動物養殖區和森林區等,他也勤讀農業、園藝方面書籍,並參與農委會和社區大學農業相關的課程。

劉序樺為了扮演好農場園丁的角色,全心全意地學習 ,每一種學習都讓他視野大開,感受到全新的喜悅與滿足。他說,其中一門「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的課程給了他莫大的啟發,這是從澳洲發源的一門課程,教導的不只是對土地、建築的規畫要符合自然生態的環境,人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更要和大自然和諧共存,對他而言,這無疑是人生的必修課。

劉序樺說,只有回歸自然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回想起舊時的自己,每天關在辦公室對著工程圖和技術規範,很少和他人互動說話,長期下來就像個木頭人,日子總在加班中度過,常常工作到深夜,回家途中,隨便買個漢堡充飢裹腹,可以說根本不會過日子。當他搬到山上,開始半農半X的墾荒生活後,首次嘗到了和昔日完全不同的生活滋味,也感覺到自己的改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