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林大涵年輕人要找到自己的「才力」證明

杜晴惠 |2016.11.27
3951觀看次
字級

整理報導/杜晴惠

曾經在台灣經濟起飛年代,「辛苦打拚」象徵成功奮鬥者的形象,甚至是真實生活的樣貌,但林大涵說︰「永遠不要把辛苦當成成就,辛苦就是辛苦,不會帶來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真要經歷辛苦,也只該為一件事存在︰讓未來的我們能輕鬆的做到一樣或更多的事情。」

「學會放下,捏著是拳鬆開才能握手,記得感謝,被人欠著總比欠著人好,繼續往前,別執著上下或不斷念舊,經過風雨,人才會長大而不只變老。」二○一六年二月十日,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林大涵在臉書寫下這段勉勵的話,朋友在文章底下留言「加油!」也有人幽默回應喜歡寫勵志格言的林大涵︰「這適合婆婆媽媽的line」。

從臉書看林大涵的生活留言,很難想像他頭上多了《富比士》亞洲三十歲以下青年創業家的光環,在兩岸創投圈名聲響亮。由他共同創辦的群眾募資平台「貝殼放大」,自二○一四年成立以來,以個人身分自行發起、輔導的大小案件超過三百件,累積籌措的資金達新台幣三億元,占了台灣群眾集資專案近半數。如果單以二○一五年度來看,台灣團隊群眾集資總金額接近四點五億元,其中超過三億三千萬元由貝殼放大輔導,占全年度台灣團隊群眾集資總額比例的六成。

說到大多數人懂為止

臉書上的「大涵語錄」其實正透露著他的真實想法,今年的二月二十八日,他寫下︰「寫專欄難,文案更難。不只要把自己腦中的東西放進別人眼裡,還要先把對方真實的熱情塞到自己心中。」就與他日前在華人領袖高峰會上所說,「創業者用大家聽得懂的話,去說清楚大家不懂的事」不謀而合。

「很多人都說,群眾募資跟投票很像,差別只在一個是選票,一個是鈔票。」林大涵說,投票要絕對多數或是相對多數才算贏,但是透過群募,只要有足夠的少數支持,創業者就有機會往前進。「如果夢想走太前面,大家不理解,要說到足夠多的人懂為止。」唯有用更多的說明、實用的工具、手段、心態,才能完成一個看起來不太現實的創業夢。

過去短短四年內,林大涵參與輔導過的不少是見光度、知名度頗高的群募案子,像是在三個月內突破三百萬點閱的「動畫談台灣史台灣吧」,至今已募到八百一十多萬元;保存中文正體的「金萱字形集資」,一上線就是吸引上千萬資金,至今累計二千五百多萬元,還為《灣生回家》紀錄片募集到三百五十五萬多元等。

身體健康才能走下去

在Google以「貝殼放大」搜尋,找到公司的官網,一點進去「讓你夢想中的未來就地發生」在眼前出現。接著自問自答︰「為什麼是貝殼放大?因為我們是最給力的集資推手!」這個由年輕人創業成立的網路公司,官網與一般企業大相逕庭。例如「關於我們」的公司簡介,一般企業只制式地放上董事長或總經理玉照,加上公司沿革或者研發專利與獎項,「貝殼放大」卻是鉅細靡遺地介紹公司七大部門外加實習生,並且放上每位同仁的照片,介紹他們個人的學經歷與專長。點進每個部門,只見每個同仁穿上亮眼輕鬆服裝,擺出自由奔放或靜坐冥想等不同姿態,人人平等。

林大涵在接受網媒《關鍵評論》的「未來大人物」專訪時說,他個人的大人物方程式是「興趣 X 決定」他認為,工作的最後型態應該就像是前輩李開復所說:「你以為我在工作,其實我在玩;你以為我在玩,其實我在工作。」興趣很重要,做得很開心、很期待,做得興致盎然,那才是做自己。

曾經在台灣經濟起飛年代,「辛苦打拚」象徵創業成功者的形象,今年二十九歲的林大涵四月在「願景工程」的演講中表示,創業最重要的四個詞是「任性、信任、人性與韌性」,因為不任性,就不會有好點子。若沒別人的信任與幫忙,「任性也就只是任性而已」,但「就算有了別人的信任,還是要通曉人性,才能通曉阻礙」,「創業家都強調失敗的經驗,因為失敗可以培養韌性。」林大涵說,年輕人如果討厭倚老賣老,也不要倚年輕賣年輕,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才力」證明,

「辛苦打拚」甚至是前輩創業家的真實生活的樣貌,但林大涵在臉書上寫著︰「永遠不要把辛苦當成成就,辛苦就是辛苦,不會帶來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真要經歷辛苦,也只該為一件事存在︰讓未來的我們能輕鬆的做到一樣或更多的事情。」

他認為,無論如何身體最重要,有一回同仁為籌辦《眾力時代》群眾集資年會不眠不休時,他在臉書對同事說︰「你的一切當然都可以奉獻給工作,但請把好好休息和與重要的人相處的時光,也當成工作的一部分排進你擁擠的時程裡,不要期待空檔的來臨,因為所有的空檔都可以有無數忘記做的事情在等著你。事情慢了有同事撐著,成效差了能改進便是,所有的狀況都有別人可以幫忙,但這件事情只能靠自己:身體健康、心無罣礙,路才走得下去。」

小檔案

林大涵,1987年生,群眾募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

學生時代熱中參與並舉辦各類活動,師大附中畢業後,於2009年考上政治大學民族系,後轉讀台大圖資系,但均被兩所大學退學。

2012年4月共同成立flyingV 群眾募資平台,2014年10月成立群眾募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名稱取自英文的「Backer」(贊助者)和「Founder」(募資發起者),加上古代曾以「貝殼」做為「貨幣」。

然而,募資平台Flying V曾對外發出聲明,表示「Flying V登記公司名稱為昂圖股份有限公司,該平台由林弘全提出想法、創立,由鄭光廷擔任執行長營運且共同出資成立至今」,直接否認林大涵為共同創辦人。林大涵表示,自2011年昂圖改組後,持有該公司技術股,使用「Flying V創始團隊」身分也曾獲得同意,因他手上持有截圖為證,網路輿論傾向相信林大涵。

無論如何,貝殼放大成立兩年來協助各團隊於國內外進行群眾募資超過新台幣三億元。林大涵個人於2016年獲選《富比士》亞洲30歲以下的30位青年創業家。

工作創業原則

可以承認失敗 但絕不示弱

林大涵獲《富比士》雜誌選為亞洲三十歲以下青年創業家,亞洲資深網路編輯衛華娜(Rana Wehbe)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說,這群青年創業家「在未來五年、十年可能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茲或馬克.祖克柏的人。」

眾所周知,比爾.蓋茲和馬克.祖克柏同是哈佛大學校友,同樣為了創業沒能拿到畢業證書。比爾.蓋茲讀到大三時和童年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創建微軟;馬克.祖克柏則是在哈佛宿舍裡構思「臉書」的未來樣貌。

兩度退學 又遭解雇

林大涵也曾兩度被大學退學,他的經歷符合了上述兩位創業家,他的成長故事於是吸引了媒體爭相報導。據了解,他的父母皆為大學老師,母親是師大衛教系教授鄭惠美,鄭惠美受訪時一語道破林大涵的性格,她說︰「聰明又求完美可能是他的壓力來源。」她回憶林大涵從小寫作業會因為幾個錯字,整頁撕掉重寫。到了高中也曾沉迷網咖,考上師大附中後,「高一是正常打網咖,高二是不正常打網咖,高三是主修網咖。」林大涵受訪時說。

最後,憑著聰明,考上政大民族系,但讀了一學期,又迷上了打棒球,甚至迷到被政大退學。他只好重考,從小資優的他這回考上台大圖資系,但認真讀了一學期之後,又因為過於投入主辦台大藝術季活動,成績再次滿江紅被退學。林大涵自述︰「小時候我有很多志願,想當畫家、外交官、律師……卻漸漸地看到各種可能性在自己身上消失。」於是,藉由打棒球、社團活動來逃避。

儘管在學業上一直逃避,但林大涵說自己很好強,「我可以承認失敗,但絕不示弱。」就像他開始接觸網路募資,是從網路募資平台FlyingV開始,這個當時是台灣最大的網路募資平台由林弘全出資創辦,林大涵進到公司後,攬下幾個大案子,但或許是因為溝通不良,前東家指控他「冒用共同創辦人名號」,最後遭到公司解雇。

但無論如何,這個曾經跌跌撞撞的青年,如今站上群眾募資舞台,出席各種創業論壇,成了群眾募資的最佳代言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