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星雲時代」的星雲大師

文/何建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及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 |2024.03.25
359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藏經樓、佛陀紀念館遠景。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文/何建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及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

佛光山在近百年漢傳佛教歷程中創造了世所公認的歷史豐碑,奠定了其標誌性的歷史地位,這些都離不開星雲大師生前每一個歲月的慈悲智慧和無私奉獻。他在佛光山和當代漢傳佛教史上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正因為如此,在他的生前,就有不少學界和教內外人士擔心佛光山在星雲大師之後的前景。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地分析星雲大師生前為佛光山僧團和教團所留下的諸多寶貴的精神、制度和文化遺產,就會對佛光山的未來生起更好的期待。

藏經樓落成諸事圓滿

確實,和許多佛光山的關心者一樣,我於2002年9月的一天,第一次來到佛光山,就很驚異在台灣一個遠離都市的偏僻之地居然有如此規模的現代佛教道場!十年後的2012年,當我看到氣勢恢宏的佛陀紀念館,更是驚歎不己,感覺當今世界恐怕只有星雲大師才有如此的大手筆!

又過了十年,2022年我又到了佛光山,妙凡法師安排我乘車去藏經樓,我當時還很詫異:藏經樓不就在山上嗎?還需要乘車去?當我到達落成不久的藏經樓時,忽然間,對星雲大師在遲暮之年居然發心完成如此計畫,感到無比的崇敬!

我無限感嘆:大師在四十歲時開闢佛光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積勞成疾得了糖尿病。他與糖尿病抗爭四十五年後,不僅使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創造了中國現代佛教史上一個又一個的奇蹟,還以八十多歲的高齡完成了佛陀紀念館,那時他的眼睛幾乎完全失明,多種疾病纏身,但仍堅持日日不停地寫「一筆字」。

而在他九十高齡之後,居然又給佛光山帶來一次完美的驚喜,藏經樓落成,佛光山整體建設在他生前畫上圓滿句號。因此,台灣的中國評論通訊社以「『藏經樓』依山而起,佛光山諸事圓滿」為題,詳細報導和高度評價了佛光山藏經樓落成的重要意義。

是一種什麼樣的大悲大願,使星雲大師如此得到老天的眷顧和佛陀的護佑!在與糖尿病搏擊五十六年後,星雲大師得其所願去了淨土,恰如佛光山編纂的《星雲年譜》,將星雲大師的最後歲月稱為「圓滿的人生」。當我們經常感嘆好人在現實中總是難得好報時,對比星雲大師的圓滿人生,我們是否對佛法的因果觀念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應該說,星雲大師不僅開創了佛光山僧團和教團,更是使他和佛光山作為現代漢傳佛教的標竿,成就了佛教在當代世界文明建設中的振興和傳奇。

以上所述,我們多從物質的角度來看待佛光山和評價星雲大師,其實,星雲大師的「圓滿人生」,留下來的遠不止這些物質層面的珍貴遺產,更重要的是他帶領佛光山僧團和教團,所開創和建立起來的諸多制度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寶貴遺產。這些正是「後星雲時代」最值得珍視,也是確保佛光山僧團和教團在「後星雲時代」,能夠堅持星雲大師所開創的人間佛教「星雲模式」,不斷開創新局面的最重要基礎。

四給體現利他思想

首先,星雲大師留給後人最寶貴的「精神遺產」,就是他終身追求「回歸佛陀本懷」的「四給」利他主義人間佛教思想。有關探討星雲大師思想的著述很多,但是,我個人覺得,最能夠反映星雲大師和佛光山僧團和教團思想的,就是「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星雲大師認為,這個「四給」思想源自最能體現大乘佛教精神的「四無量心」。

星雲大師在晚年的著作《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說到:「人間佛教秉持佛陀的精神,宣導信仰的意義是奉獻,是不求回報。」又說:「人間佛教要有利他性與普濟性,人間佛教是以菩提心為主,以菩薩道為行,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實踐佛陀對人間的開示、教化,效法佛陀犧牲、奉獻的行誼,這就是菩提心。」因此,「四給」蘊含著極深厚的現代人間佛教哲學思想。

信心是積極人生的重要基礎。佛陀傳揚佛法救世,就是要人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太虛大師開創的現代人間佛教之路,就很明確地指出,要使佛法從過去多關注死後而變成關注現實社會的積極人生,所以提出著名的「仰止唯佛陀,成佛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星雲大師多次提及太虛大師的這幾句名言,並將其落實在佛光山的弘法利生事業當中。有了人生的信心,就有了人生的希望。但是,星雲大師對佛光的信心、歡喜、希望和方便最精闢的闡釋,是給予他人,而不只是簡單地得到。

「給」就是奉獻,就是慈悲,就是佛陀的智慧。「給人信心」是現代人間佛教人生觀的重要基礎,「給人歡喜」是現代人間佛教人生觀的真正核心,「給人希望」是現代人間佛教人生觀的終極目標,而「給人方便」則是現代人間佛教人生觀的根本保證。

其次,星雲大師留給後人最可寶貴的「制度遺產」,就是他帶領佛光山僧團和教團,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探索,所建立起來的佛光山清規和制度體系。

他在〈人間佛教的戒學〉中明確指出,佛陀制戒,非常具有人性化,同時也充滿了人情味,因此,戒律如果不能因時制宜,不能改革、修正與超越的話,反而會障礙佛教未來的發展。難怪百丈禪師「避開戒律,另訂叢林清規」。「因此我在開山之初,也恪遵佛制,根據六和敬、戒律和叢林清規,著手為佛光山訂定各項組織章程,建立各種制度,例如人事管理訂定:『序列有等級、獎懲有制度、職務有調動』;及『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等寺務運作的準則。」

另外,大師也為佛光山立下十二條門規:「不違期剃染,不夜宿俗家、不共財往來,不染汙僧倫,不私收徒眾,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不私自募緣,不私自請託,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做為徒眾行事的依循,並且隨著佛光山的發展陸續制訂師姑制度、教士制度、員工制度、親屬制度等。

傳承交棒制度領導

他在開創佛光山並擔任住持十八年後,在五十八歲最富經驗之齡,「為了讓教團制度化」,毅然宣布退位,由年輕一代開始擔當佛光山的重任。可以說,「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是星雲大師帶領佛光山僧團和教團半個多世紀以來豐富的經驗積累和總結,這種以九人組成的宗務委員會為核心的分級民主管理體制,已經在佛光山行之多年,獲得佛教界和社會界的普遍讚譽。

第三,星雲大師留給後人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就是他生前的大量講演、開示和著述,以及佛光山編纂出版的《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等大型藏經和工具書。《佛光大藏經》是目前規畫最大、錯誤率最低的大藏經分類標點版,對於大藏經適應現代人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佛光大辭典》更是當代佛教研究學者必備最全面、最系統、最準確的佛學工具書。一百零八冊的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收錄了星雲大師全部中文著述,卷帙浩繁,收羅宏富,四千餘萬字,共分為十二大類:經義、論叢、教科書、演講集、文叢、傳記、書信、日記、佛光山、年譜、影譜、附錄等;不僅是一部了解星雲大師和佛光山之歷史、文化、文學、佛學理論和佛教現代化與國際化實踐的百科全書,也是中國現代佛教文化史上的佛法寶典。據說,還有大量的星雲大師的演講和開示尚未整理出版。

2006年8月16日,星雲大師在與護法信眾接心開示中提到:「佛光山的發展至今,也有信眾提到應該成立佛光宗,但觀歷代宗派,沒有開山祖師自己創宗的,所以,在有生之年不會創立佛光宗。佛光山是佛教宗、佛教派,是八宗兼弘,四眾平等的道場。未來人間佛教思想要再發揚光大,都是後人的事情。」

幾年前,我曾託妙凡法師幫我向大師徵詢建立佛光宗的看法,得到的答復也一樣。但是,正如論者所言:「他本人雖未刻意開宗立派,研究台灣佛教發展的學者卻認為,他已在傳統佛教八宗思想之外獨闢一格,創立了所謂的『佛光宗』。今後,以人間佛教為『行門』基礎;以『佛光學』為『解門』體系的『佛光宗』,是否能將佛教推向新紀元的巔峰,必定成為世界佛教界、學術界矚目的焦點。」

人間佛教和諧共尊

因此,我認為,在「後星雲時代」,無論是佛光山的僧團和教團,還是社會上的學界人士,都可以為「佛光宗」的建立貢獻一分力量。「佛光宗」不是一個無所不包的佛教文化大彙集,而是有著自己鮮明的主體性特色、時代特色和漢傳佛教現代形態特色的現代佛教宗派。簡單地說,(一)它是自覺傳承佛陀本懷、中華漢傳佛教優良傳統和太虛大師所開創的現代人間佛教之路徑,而不斷開拓創新的人間佛教「星雲模式」;(二)它是以星雲大師所領導的佛光山僧團和教團為中心的全世界佛光人共同成就,具有鮮明的佛教主體性和身分認同,充分展現出與現代文明社會相契合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特徵;因此,(三)它不僅僅是屬於星雲大師和全體佛光人的,也屬於自二十世紀八○年代成功實現現代轉型之台灣社會的,更是屬於佛陀教化兩千多年來全體佛教,特別是中華漢傳佛教文化積極參與構建全球文明新形態的偉大時代。

一年前離我們遠去的只是星雲大師的報身,而大師的法身作為佛法契理契機的現代人間佛教標竿,將永駐人間,成為佛光山僧團和教團走向未來的指路明燈,也是佛陀教化和中華文化貢獻於世界和平、現代新文明建設的寶貴遺產。

(轉載自《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9期,2024.1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