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在自己的城市旅行》神的使者白鹿現身城市

文/李清志 |2023.12.10
606觀看次
字級
圖/大塊文化提供

文/李清志

李清志喜歡遊走不同城市,觀察並探討建築空間文化。在《在自己的城市旅行》一書中,他帶領讀者到員林看穀倉、到涵碧樓吹風、到台東看教堂……每到一個目的的過程都是驚喜。



走在敦化北路的林蔭大道上,忽然看見一隻巨大的白鹿,頂著漂亮的鹿角,昂首站在一座辦公大樓前的綠地上,這個奇異的景觀令我十分驚奇!好像有一種超現實的感覺,將人從忙亂喧囂的都市節奏中,帶到大自然森林裡的安靜與緩慢。

原來這座公共藝術作品〈白鹿〉(White Deer)是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所設計,被放置在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的玉山銀行第二總部大樓前,大樓立面樹枝狀的森林意象,與「白鹿」雕塑搭配合適,可說是十分優秀的公共藝術設置案例,許多人跟我一樣,都非常喜歡台北城市中,有這樣一件藝術作品。

美化不是太有趣的建築

名和晃平是日本這幾年,繼草間彌生、奈良美智、村上龍之後,非常受到重視的一位藝術家,他的作品〈白鹿〉可說是最受到歡迎的藝術品。白鹿代表著神聖與權威,是日本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同時也因為鹿角損壞可以再生,所以也代表著恢復與再生的意義,他們曾經請名和晃平在311震災區石卷所舉辦的Reborn-Art Festival 中展出巨大的「白鹿」,希望為當地帶來療傷與希望。

名和晃平的「白鹿」受到大家的喜愛,當地人甚至希望可以將巨大的「白鹿」保存在當地永久展出,成為石卷地區的地標物。他的白鹿開始出現在東京等城市中,如今竟然也出現在台北街頭,著實令人覺得興奮。

其實公共藝術品設置的用意,一方面是希望整座城市可以成為一座戶外的美術館,讓平常不去美術館的民眾,也可以在生活中接觸到藝術品,受到藝術的薰陶;另一方面是希望藝術品的出現,可以美化原本可能不是太有趣的建築,或是可以與建築物搭配,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忙碌街頭的一絲平靜

過去為了鼓勵城市中的建築設公共藝術,特別參考國外法令,訂定了百分之一公共藝術的規定,規定中說「公有建築物應設置之公共藝術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的百分之一」,意即造價的百分之一,必須要用在公共藝術的設置上。可是當所有公有建築物都設置公共藝術品時,不免就會有許多良莠不齊的作品出現,建築師與藝術家之間的衝突也開始出現。

讓建築師與藝術家一起合作,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藝術家與建築師常常都存在著自我本位主義,彼此互有心結。藝術家認為建築師應該在建築基地上提供一個完美的空間,來安放他精心創作的藝術品;建築師則認為,公共藝術品是要來讓建築物更美好,因此最好不要喧賓奪主,要與建築物來配合。

甚至有一些公共藝術品因為不受歡迎,甚至因為維修不當,反倒成為城市中令人嫌惡的設施。但是公共藝術因為長久以來缺乏退場機制,或是因為談到退場問題,就會引起藝術家的反彈,甚至引發激烈抗議,(因為沒有一個藝術家希望自己的作品會被撤走,我過去擔任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深知這樣的問題是非常棘手的)。所以公共藝術品被撤走的案例極少,不管作品的好壞,大部分的作品一旦設置,就幾乎是永久存在,可謂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我們的城市需要公共藝術作品,好的公共藝術品,可以為城市建築、空間美學帶來加分的效果。但是不適當的公共藝術品,再加上不好的建築,就成為了城市中可怕的災難!名和晃平的「白鹿」是一座好作品,與建築搭配得宜,也為忙碌混亂的台北街頭,帶了一絲平靜與安祥。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出版《在自己的城市旅行:都市偵探李清志的台灣建築迷走》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