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書】《小怪獸和雞皮疙瘩》 跟害怕交朋友

文/廖淑儀 |2023.06.04
2567觀看次
字級
《小怪獸和雞皮疙瘩:給大人、小孩面對不安的處方箋》 圖/上誼文化提供

文/廖淑儀

害怕是什麼?什麼時候我們會感到害怕、不安?不想面對時,我們是如何逃避的?

《小怪獸和雞皮疙瘩》算是為此而生的繪本,它訴求的對象不只是孩子,也包括每一個大人。他藉由4個小怪獸,描寫出他們害怕的情境,以及不同的逃避方式。再把「恐懼、害怕」描繪成「雞皮疙瘩」,提出和他們和平相處的方式。很簡單的圖案、很直接的訴求,作為一種即時救援情緒的輔助書籍(甚至有精神科醫生背書審定),就像一場及時雨,瞬間可以療癒心靈。

以可愛的怪獸來比喻,除了讓孩子覺得:「都已經是『怪獸』了,居然也有害怕的事,我害怕應該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吧?」也讓一般大人有個間接可以投射的對象,不需要那麼嚴肅面對情緒。而4種逃避的方式,也對應到心理學中歸納人們遇到威脅或負面情緒的方法:逃、僵、戰與放棄。只是怪獸們做起來更有創意一點。

有趣的點在於,畫家新井洋行把雞皮疙瘩以亮黃色調的刺刺模樣,點在每個怪獸身邊。原來人和害怕的情緒是分開的,只有當恐懼害怕來臨,才會意識到雞皮疙瘩。說明了我們不需要跟恐懼一直綁在一起,那不過是一個警訊,一個事件,觸及到我們敏感的神經而已。雞皮疙瘩亮起來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像這樣發出訊息「皮膚起了雞皮疙瘩」。

保護自己人類本能

況且雞皮疙瘩還有它存在的意義。在怪獸們討厭、否定雞皮疙瘩時,畫家便讓雞皮疙瘩國王及時出場:「他會告訴你哪裡有危險,保護你不受傷害。」所以「害怕是一件好事喔!」

正因為雞皮疙瘩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所以不需要趕走雞皮疙瘩。反而還要跟他做朋友。例如停下來聽他說話、一起散步放鬆心情、和別人聊聊你害怕的東西、甚至笑著跟雞皮疙瘩一起面對……從聆聽、身體放鬆、尋求情感連結,甚至歡迎、接納雞皮疙瘩的到來。

而且世界上還有好多讓人害怕的東西。國王列舉了一個跨頁的「害怕」,從具體的害怕蟲子到「怕害怕的情緒」,每一個都可以讓我們指認出自己的害怕,甚至可以增強信心……原來害怕是人們的通則,所以可以「大方自然」地面對害怕的情緒。

重點在於不去否認它的存在,也不隨便對號入座(我就是天生的膽小鬼!),反而把它當成客人,請他坐下,聆聽他給的訊息,接納與理解他。當我們逐步地可以歡迎雞皮疙瘩,我們也逐步地了解與接納自己的脆弱面。

辨認出脆弱的情緒

只用黑白、黃三色描繪的繪本,使得背景裡有著大量的留白,尤其是在每一個怪獸面對害怕不安的情境裡。我總想,若每翻一次繪本,我們就能接納自己的恐懼一點,那麼每次在重現繪本中的恐懼情境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運用想像力,來想像面對的方式。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甚至一直害怕下去也沒關係。

法國的插畫家艾蜜莉.卡洛(Ame’lie Callot)在《害怕沒關係,大人也會怕喔!》(2022)就描繪了雖然害怕卻還是一再嘗試的大人;日本插畫家吉竹申介也創作了《逃離吧!腳就是用來跑的》,進一步描繪有些傷害(害怕)其實是需要避開的,直到找到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比起語言,繪本是直指人心的。許多情緒或情感說不出口,用手指指認,總還是有辦法的。因此比起想盡辦法變成無懼、勇敢的人,其實回到內心,慢慢辨認出我們脆弱的情緒,我想才是更基本、更能讓我們有所行動的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