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一)

文/慧開法師 |2023.02.19
2431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二月六日清晨天未破曉之際,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對著跪於大雄寶殿成佛大道的上千名僧信二眾,沉痛地宣布:佛光山第一代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住世緣盡,淨業圓滿,於二月五日(農曆正月十五日)下午五時,於莊嚴念佛聲中,安詳圓寂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享耆壽九十七歲。

千萬人景仰的佛教一代宗師,與世長辭,猶如人天眼滅,般若舟沉,大眾痛失依怙,同聲祈願師父星公上人能早日乘願再來。

師父上人畢生致力弘揚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從理念到實踐,以行動落實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大師將菩薩道的慈悲行願,提煉結晶為簡明易懂且便於實踐的行動綱領——推動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凡此種種示教利喜的修行口訣,都是上契佛心,下接地氣的人間佛教菩薩道實踐法門。

自一九六七年佛光山開山以來,師父上人於全球創建三百餘所寺院,在台、美、澳、菲等地創辦五所大學,一九九一年成立佛光會,會員遍布全球五大洲,人數超過百萬人,利益無數大眾。師父一生寫照,誠如他自撰之詩偈: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師徒因緣

我與師父上人和佛光山的因緣,要回溯到一九七四年暑假,當時我要升大三並擔任台大晨曦學社社長,那年佛光山原本沒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但我希望晨曦學社能在山上自辦夏令營,就請曾斐卿學長代為聯繫。斐卿學長就帶著我先上佛光山一趟,請求山上能滿我們的願。非常感謝大師的慈悲,願意特別為我們辦理為期一周的夏令營,我就帶領三十多位學社的幹部和社友上佛光山。

夏令營期間,承蒙法師們和常住大眾的盛情接待,慈惠法師、慈容法師、慈嘉法師也都抽空為我們上課。最難得的是,大師還特別撥出時間親自為我們上課,講授《心經》,又在大悲殿為我們辦皈依典禮。夏令營結束前,還安排我們到高雄壽山寺參訪,參加供僧,還送給每位同學一個紅包。

記得有天下午,大師邀請我們和山上的法師,在當年大慈育幼院旁邊的籃球場打籃球,他也親自下場打球。中場時坐在休息區,大師跟我談起他對佛教未來發展的願景,創建佛光山的理念,以及辦教育的心願,而且不限於辦僧伽教育,對於興辦社會教育的想法與心願也一直熱情不減。那一席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非常感動,心中就浮起一個念頭,或許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護持乃至參與佛光山的文化教育事業。

一九七七年,在佛光山開山十周年時,普門中學開辦,急需數學老師,大師託曾斐卿學長到台北幫忙找一位數學老師。十月下旬,學長打電話給我,說明大師開辦普門中學,而數學老師懸缺,希望我能任教。當時我正在申請去印度Puna大學留學,但想到佛教辦學,身為佛弟子怎能不護持呢?所以就跟學長說,我先到佛光山了解狀況,然後再作決定;此外,我也須要徵得父母親的同意。十月底,我來到山上面見大師,在和大師一席話之後,我就決定放棄去印度留學的機會,而到普中任教。

沒想到早在五年前種下的那一顆心念種子,開啟了之後大半生的佛光山師徒之緣。五年後,一九八二年八月禮請師父為我剃度,我很慶幸,出家不但沒有遇到阻礙,父親還親自帶著二弟和三弟一同來參加剃度典禮。出家後,我繼續留在普中服務,後來赴美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山上擔任叢林學院院長,然後到南華大學任教迄今,期間一度借調到佛光大學擔任佛教學院院長。一轉眼,我在佛光山已經度過了四十六個年頭,占了我人生三分之二的歲月。之間的歷程,我在其他的文章裡有比較詳細的敘述,在此就簡要帶過而不贅言。

我的父母親賦予我色身生命,而師父上人啟發我的法身慧命,對我而言,都是恩重如山,德澤如海。我的母親(開媽媽)於二○一二年十一月往生,我的父親(開爸爸)於二○一四年八月往生。如今,敬愛的師父上人也捨報圓寂,內心的失落與哀傷,無以言喻。為了追思與緬懷師父上人數十年來的教誨與啟發,我特別以「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為題,撰寫此文與全球佛光人與讀者們共享與共勉。(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