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電影院

文/蔡淇華 |2023.01.21
2156觀看次
字級

文/蔡淇華

「你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這個城鎮太小,無法實踐你的夢想,你要去追你的夢,也不要寫信回來或想念我,這就是我們之間的承諾。」

在1988年出品的義大利電影《新天堂樂園》中,男主角沙瓦托在退伍後,眼盲的放影師艾費多要求失戀的沙瓦托,永遠離開西西里島上的家鄉。一晃三十年,遠到羅馬發展的沙瓦托,已是名揚國際的大導演,他真的信守承諾,從未踏上故土一步,直到聽聞艾費多的死訊,才喚起他熱淚盈眶的兒時記憶。

最後沙瓦托違背了他對艾費多的承諾,回到家鄉參加艾費多的喪禮,也與鄉民一同目睹「天堂戲院」遭到拆毀。

我和沙瓦托一樣,也有座童年的「天堂戲院」,祂坐落在彰化溪湖鎮的老街上,名叫「泰山戲院」。

溪湖在日治時期,因設有糖廠,建立厚實的消費市場。一個小鎮,竟然擁有兩家戲院,一家是日治時期設立的「溪湖座」,光復後改名為「溪湖戲院」;另一家是光復初期設立的大光明戲院,在我童年時,改名為「泰山戲院」。

因為老家比鄰「泰山戲院」,我從小就會在電影散場,紅色大木門被打開的那一刹那,衝進去看五分鐘的「戲尾」。假日早上,我喜歡在戲院前的廣場玩耍,更喜歡在濃濃的油漆味中,觀看師傅鬼斧神工,繪製戲院門口高掛的電影看板。通常一張帆布正反兩面可重複繪製四至五次。有時師傅會叫一旁的我,協助刮除厚厚的彩漆,我總是一邊刮,一邊大喊可惜,因為每一幅的俊男美女,都如此栩栩如生。

戲院不僅是放映電影的地方,也是歌仔戲班、布袋戲以及歌舞秀的舞台。記得在民國六○年代,我念小學時,每年都有「藝霞歌舞劇團」的盛大公演,公演前,豔光四射、穿著綴滿亮片的「霞女」,會站在吉普車上繞街宣傳。在我的央求下,大人也會帶我進戲院,看豪華布景前,面貌姣好的團員在舞台上載歌載舞,顛龍倒鳳的主角小咪,一轉身一眨眼,都勾魂攝魄。謝幕時,還有許多入迷的歐巴桑,會用紅包裝著金子放在台上。

農曆過年時,戲院成了全鎮最有年味的所在。

過年前,戲院就會貼上「新春第一炮」到「新春第六炮」的六部電影預告。從除夕到大年初五,天天有新電影。鎮民會穿上新衣服,挨擠在塵埃飄浮的光影中,跟著成龍的賀歲片一起握緊拳頭,或是隨著瓊瑤電影中的女主角,一掬相思之淚。

那是瓊瑤、林青霞、鳳飛飛金三角組合的年代。民國六十六年的《我是一片雲》、六十七年的《月朦朧鳥朦朧》、六十八年的《一顆紅豆》放映後,觀眾就會循著歌聲,走到隔壁的唱片行,買一張電影主題曲黑膠唱片,在鳳飛飛的歌聲中,再次回味電影中的悱惻纏綿。

如同《新天堂樂園》的沙瓦托,一樣在三十多年後返鄉,我又回到了「泰山戲院」,但是「泰山其頹」,戲院舊址竟變成了的「全聯福利中心」。

知曉盛席華筵終散場,但兒時空籬舊圃,霎時無跡,這衝擊太大了。我不自覺走進很不真實的太虛幻境,去指認記憶中的梨花一夢:衛生紙販賣區是螢幕位置;糖果餅乾區是小學,全校一起看《梅花》時,我和死黨為柯俊雄捨身取義哭泣的座位;櫃台是售票口,我買的學生票一張五元。

這一天,櫃檯後方擺著一堆口罩,標明「買一送一」,為了不想空手而回,我買了好幾盒回家。想不到隔日,台灣新冠疫情爆發,全台開始瘋狂搶口罩,這幾盒成了全家的救命備品。三十多年後,戲院仍是一個韶華朦朧的魔幻所在。

隔年春節,再次回歸故里,我戴著口罩,再次回到「全聯福利中心」購買春節用品。這次我走到對街睇視,竟然看見全聯招牌後方,仍聳立著舊時戲院的氣派山牆「山戲」二字,雖然已經畫梁春盡落香塵,但上頭僅存的紅色「泰、院」二字,卻讓我瞬間泛淚。

「你喜歡放映師這分工作吧?」耳邊響起《新天堂樂園》中小沙瓦托的疑問。眼盲卻心不盲的艾費多回答:「聽到滿屋子觀眾又笑又叫,你也會開心,那種感覺很好,彷彿是你在逗他們笑,讓他們忘記煩惱。」

是的,我懷念那個年代,那個全鎮居民還未奔向六都,擠在同一個空間裡,一起哭、一起笑的日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