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喜玲 開直播網拍 創新喜人生

文/陳清貴 |2022.12.31
12227觀看次
字級
潘喜玲為了推廣柬國文化,經常穿戴美麗服飾上陣。圖/潘喜玲提供
孩子們都很認同媽媽的文化,也樂於幫忙推廣。圖/潘喜玲提供
潘喜玲完成致理科大商管學院微型創業班電商訓練課程後受獎。圖/潘喜玲提供
錄製英柬雙語點讀筆書,幫助母國孩童學習外語。圖/潘喜玲提供
李俊彥、潘喜玲和三寶的全家福照。圖/潘喜玲提供
平日斜槓在法院擔任通譯人員。圖/潘喜玲提供
直播帶貨之餘,也經常參加南洋文化活動。圖/潘喜玲提供

文/陳清貴

柬埔寨新住民媽媽潘喜玲,生性機伶,學習力強。嫁來新北蘆洲後,為了增加家庭收入,架設手機以「柬到寶‧三寶媽」名號開啟直播帶貨,以柬國母語和華語雙聲帶,網拍柬國文物、食品和服飾,曾一個月賣出100多套柬國傳統服飾,變身成為知名網紅……



1986年出生於柬埔寨干拉(干丹)省鄉下的潘喜玲,父母靠路邊擺攤賣粽子、甜甜圈維生,原本有12個兄弟姊妹,因成長過程不幸夭折及遭遇「紅色高棉」戰亂,僅剩5位兄姐和她,潘喜玲排行最小,也最受寵愛。

學中文串起台柬因緣

家中生活雖拮据,潘家的孩子都至少讀到國中畢業,2位哥哥還繼續上了市立高中。熱愛學習的潘喜玲,則在課餘之暇學習中文。「這位阿姨在市場擺攤,中午收攤後,我們就在一旁上起課來。」

活潑伶俐的潘喜玲,覺得中文很好玩,跟著其他同學一起讀,一個月付給老師5000柬幣的學費(折合新台幣約50元),沒想到多年後,竟因此串起她和台灣夫婿的姻緣。

在故鄉從8歲學中文到12歲,國小畢業後,潘喜玲前往西港市依靠在當地從商的父母,因而幸運進入港華中學繼續求學,但最終仍因繳不起學費,16歲時被迫輟學,開始工作賺錢。

女工跳槽鞋廠成幹部

潘喜玲先在成衣代工廠當女工,月薪1000元新台幣,雖然長得黑瘦小隻,但因反應快、主動性強,很快就升為組長、班長。6點下班後,她又到附近一家一貫道天振佛堂繼續學習中文,並求得三寶。由於她有中文的基礎,在佛堂內反倒當起柬國道親的華語老師。

20歲時,潘喜玲跳槽到一家鞋廠,負責報表、出勤等管理工作。一年後,她到首都金邊的久元公司貝里尼鞋廠(Tino Bellini),負責到倉庫領料的工作。而這家由台商投資的公司,也把她生命中的真命天子李俊彥,於隔年(2010)從台灣帶至她面前,擔任工廠倉庫管理幹部。

戽斗A Joy展開熱烈追求

當時廠內一位大陸幹部開單要潘喜玲去領料,李俊彥要求核實比對,大陸幹部卻以為台幹故意刁難,雙方產生口角,潘喜玲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溫婉的模樣,讓李俊彥特別注意她。

事件過後,李俊彥藉機向她要電話。由於李俊彥「戽斗」的長相,有點像柬國一位搞笑明星A Joy,潘喜玲的同事私底下都叫他「A Joy」。因為少女的矜持,潘喜玲起初並沒有給他電話,但李俊彥還是打聽到了,並透過MSN展開熱烈追求。

審慎面對跨國婚姻事

和李俊彥的第一次約會,潘喜玲懷著忐忑的心,請哥哥開著嘟嘟車作陪。李俊彥誠意十足,讓兄妹倆留下好印象。交往一年後,潘喜玲決定帶李俊彥到鄉下老家,看看他是否真能接受兩個家庭的落差,也透過視訊,讓在台灣的李家人,了解女方的家庭背景。

由於李家的親戚曾到柬埔寨開成衣廠,家人對當地並不陌生,2012年,兩家人齊集潘喜玲的老家,舉行婚禮並宴請女方親友,但因台柬沒有邦交,潘喜玲婚後是先以觀光名義來台灣旅遊15天,直到2014年,才辦妥法律文件,正式以依親名義嫁來台灣。

不畏難勇闖就業市場

來台與公婆一起住在蘆洲,另一半依舊得前往金邊當台幹,每2個月才能回家一趟。由於大伯開設物業管理公司,閒不住的潘喜玲,主動要求前往工作,先是擔任大廈管委會清潔工,後來也到賣場當保全。「我在家樂福蘆洲店當保全,顧客看到我小小一隻,穿戴起正規保全服裝,都對我投以好奇眼光。」

保全工作常一班12小時以上,既辛苦又常受委屈。潘喜玲內心不免想著:「在金邊,我靠語言優勢是當翻譯、小主管,嫁來台灣卻只做著不需要特殊專長的工作……」雖然老公不在身邊,潘喜玲不向命運屈服,決意到菜市場打工、應徵店員,早日融入台灣的生活。

老大、老二出生後,潘喜玲在店家賣古早味蛋糕,由於從小看著父母擺攤做生意長大,叫賣起蛋糕來嚇嚇叫,生意特別好,很得老闆喜歡。老公也為了多陪伴家人,努力向公司爭取請調回台,加上後來「老三」意外來報到,李俊彥終於成功放下台幹的身分。



柬到寶 開賣啦!

老三出生後,生活負擔增加,靈活的潘喜玲本來就有在臉書貼文聯絡鄉親的習慣,並且累積數千位粉絲,這時她想到「何不利用3C直播網拍帶貨?」於是利用「柬埔寨人在台灣」交友平台,創立「柬到寶‧三寶媽」網站,開始進軍網拍。

潘喜玲說,在台灣至少有3、4千位柬埔寨新移民,加上在台灣新認識的姊妹好友,她的「柬到寶.三寶媽」和「柬埔寨生活事」2個網站,各有3300和5333個粉絲。她在家裡客廳架起手機直播,舉凡柬國棕櫚糖、腰果、刮痧棒、編織包、水布、傳統服飾、鹹魚等,幾乎無所不賣。

潘喜玲天生喜感,直播時會親自示範如何穿戴美麗的柬國服飾,邊解說邊試穿。「水布可做頭巾,腰帶、短裙這樣穿才漂亮,這款只剩3件了,要買要快哦……」生性好動的三寶,常猝不及防闖入直播現場,潘喜玲不慌不忙,三寶意外成為增加業績的活寶。

2021年疫情期間,4月潑水節慶前一個月內,因為姐妹們都希望穿上傳統服飾參加一年一度的盛會,潘喜玲售出上百套傳統服飾。在直播時接受線上訂單,下了線, 則忙著理貨、包裝、出貨,而這些貨源多半是老公往返金邊出差所帶回的。夫妻同心,為直播帶貨闖出一片天。



不斷進修的人生

不斷學習的潘喜玲,隨著孩子就讀蘆洲鷺江國小,她也到蘆洲成功國小夜補校進修,並通過國中學力檢定,進入空中大學新住民專班就讀,取得同等高中學歷後,繼續讀空大,在修完128個學分後,於2020年報考致理科大商務管理學院微型創業班,完成電商訓練課程。

潘喜玲在新住民中心的培力下,參與各項活動,並在台北市及新北市5所國小擔任母語老師;也樂於前往國高中講述柬國歷史和文化;還斜槓在高等法院當通譯,幫助柬國同胞面對法律問題;並在線上開啟柬埔寨語文教學。

最近她受到有意進軍柬埔寨的佳音美語禮聘,擔任柬語課本的口語翻譯,開始錄製雙語點讀筆書。潘喜玲憑著進取向上的精神和靈活的身段,從柬埔寨來台後,逐步開創出屬於自己的新喜人生。(本文原載於《燦爛新女力》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