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謙‧物猶如此】 燕塚

文/林少雯 |2022.11.29
720觀看次
字級

文/林少雯

〈燕塚〉這則故事,出自《南史》。這部紀傳體古籍,為唐朝李延壽所撰寫,共八十卷。這則故事說的是南北朝時代,襄陽的衛敬瑜年紀輕輕即喪命,留下年僅十六歲的妻子。敬瑜妻是灞陵人王整的妹妹。她的父母、舅姑都希望她再嫁,但她總是悲泣拒絕,立誓不二嫁。

敬瑜妻家屋梁上有個燕巢,燕子總是出雙入對地飛進飛出。有一年,敬瑜妻發現只剩下一隻燕子飛來,心中不免感慨,輕聲對燕子說:「你能了解我為夫守節的心情嗎?」燕子咕噥以對。敬瑜妻於是在燕子腳上繫了一條紅絲線,第二年見燕子又單獨飛來,腳上仍繫著紅絲線,果然是為伴侶守節的舊時燕,故吟詩曰:「昔年無偶去,今春猶獨歸;故人恩義重,不忍復雙飛。」

春來秋去過了七年,舊時燕年年飛來舊巢悼念伴侶,也與敬瑜妻歲歲為伴。

後來燕子再來時,敬瑜妻已亡,燕子繞著屋梁飛翔哀鳴、尋覓知心好友。家人告訴燕子敬瑜妻埋葬在南崗,燕子便飛了過去,在墓前哀鳴悲泣,不食而死。人們於是將燕子葬在敬瑜妻的墓旁,名曰「燕塚」。

另有一說,敬瑜為襄州小吏,其妻名姚玉京,敬瑜因溺水而亡,玉京守節不再嫁。鶴子嘆曰:燕子傍玉京之墓而死,這碑石可標為「雙節塚」矣!並題詩云道:「孤壘空房各自哀,分飛猶幸聚泉台;回頭無限春風淚,不許桃花傍塚開。」

玉京屋舍梁空月淡,幽微寂寂的樓閣中孤燈夜寒,如此經過六、七年,燕子和玉京雖各自有所懷念,但是為伴侶守身守節的情義是相同的。秋風吹起,一別經年,春祭到來,舊壘依然,故人安在?那蕭蕭白楊之外,依依紅絲線所繫之情,留給燕子無限哀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