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卡蹓馬祖南竿、北竿

文/滿佳 |2022.06.18
3018觀看次
字級
芹壁村正面對著海上的烏龜島。圖/滿佳
媽祖巨像是當地人精神上最重要的依靠。圖/滿佳
陳列的240巨砲,提醒今人戰爭的殘酷和悲慘。圖/滿佳
坑道外步道兩旁,由砲彈殼鏈接成特色欄杆。圖/滿佳
為防強盛海風,當地民宅屋頂上放置著壓瓦石。圖/滿佳
八八坑道口擺滿了發酵中的陳釀儲存甕。圖/滿佳

文/滿佳

早年是戰地的馬祖列嶼,如今戰爭陰影飄散,成為展現另一番風光的海上觀光小島。在旅遊淡季期間,藉由完整的南、北竿旅程,看到如今馬祖人民,在山路崎嶇、地窄貧脊海島上,努力生活的樸實樣貌……



飛去馬祖參加名為「卡蹓馬祖南、北竿」的旅遊,一上遊覽車,身兼文史工作者的導遊便來場說文解字,原來卡蹓的「卡」是閩南語的「腳」,被訛寫為卡,「卡蹓」是福州話「遊玩」之意,長知識了。

首站去大砲連營區,目睹傳言八二三砲戰中,曾擊中廈門火車站,造成死傷慘重的240榴砲。那砲口可容一顆成年人的頭,巨大的輪子幾與成人等高,據說我軍先後發射兩枚砲彈,廈門竟得收屍7天。

因破壞力強大,對岸被威力驚懾,從此改為單打雙不打。戰爭殘酷無情,真是段恐怖且悲慘的過往,祈願這二尊巨砲就此退役休息,永遠不用再復出。

花崗岩地質鑿出坑道

接著一行人穿過媽祖巨神像下方的祈福坑道,再鑽過神轎腳下,去瞻仰28.8公尺高,由花崗石雕塑的媽祖神像,這座神像是在地人心目中最尊崇、最親和的媽祖娘娘。

導遊說,馬祖屬花崗石堅硬地質,當年因戰略需求,重要據點地底幾乎都被挖空鑿成坑道,做為軍方防禦工事,最有名的是北海坑道和八八坑道。前者遭颱風破壞坍塌,已停止使用,而坑道外步道旁的欄杆,是成排的墨綠廢棄砲彈殼鏈接而成,呈現另類戰地風光,堪稱一絕。

兩岸一頁陳高競爭史

八八坑道原為停放戰車而設置,因坑道溫度長年維持在攝氏15~20度之間,非常穩定,適合釀造最佳風味的老酒,現已成功轉型為存放馬祖老酒的酒窖,主通道放著老酒陶酒甕,次通道擺著高粱酒不鏽鋼酒槽。一進坑道酒香洋溢,想不到正統的醇酒竟如此芬芳,沒喝也欲醉呢!

馬祖得天獨厚擁有淨化水質的麥飯石,泉水純淨甘美,釀造的陳高和大麴,品質舉世讚賞,當年馬習會晚宴的東引陳高就出自馬祖,不過卻因名氣太大商機無限,商標居然被對岸搶先註冊,我們無奈改為「東湧陳高」。

真金不怕火煉,改名後的東湧陳高依然是市場搶手佳釀,我們團員有人當場訂購2箱宅配回台,據稱是饋贈客戶最受歡迎的禮品。

魚源枯竭致人口外流

第2天搭渡船去北竿,走訪曾是北竿人口超過千人的第一大村──橋仔村,此地因臨海具有漁鹽之利,清朝年間是對福建的商業轉口港,福州、莆田、閩南人雜居,大小廟宇林立。

可惜因經不起兩岸漁民爭相濫捕,魚源枯竭漁業沒落,居民紛紛外移謀生,留下香火已衰的大大小小廟宇,目前居民約百人左右,卻有9間宮廟,形成神比人多的有趣現象。

芹壁得名於龜形小島

芹壁村早年是以捕魚蝦製作蝦皮為生的小聚落,近海處有座外型酷似烏龜的小島,當地人稱烏龜為「芹仔」,這個像鑲在面對龜島山壁上的村落因此得名。和馬祖其他村莊一樣,魚源斷絕後村民遷移人去屋空,獨留花崗石砌的閩東式石頭厝,頹敝湮沒於蔓草中。

80年代馬祖觀光旅遊興起,經政府補助修葺老宅,整個村落被完整保留下來,打造成景致獨具一格的祕境,吸引民宿業者進駐。我們去的時候正值旅遊淡季,民宿皆由鐵將軍把門無法入內參觀,但欣賞外觀已不虛此行了。

留下當年對峙的標語

那些高低錯落、跫音猶存的石階,斑駁古樸木門,石砌舊牆,屋簷下擋風小木窗,地方建築色彩濃厚的五脊四坡及一脊兩坡屋頂,形狀和大小不一的壓瓦石,兩岸對峙時期所留「檢肅匪諜」、「消滅朱毛漢奸」等標語,芹壁天后宮如波浪起伏的水型山牆及豔麗彩飾……

再看看近在咫尺那隻大烏龜,背上趴著小烏龜還有頭鬃毛茂密瞇眼獅子,更遠處是對岸矗立海濱歷歷可數的風電機,每一轉頭便是一道獨特風景,誘人頻頻回眸流連再三……望著灑遍夕陽餘暉、平滑細緻的寧靜沙灘,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導遊說這裡每到夏季一房難求了。

蔬菜公園成特殊景觀

第3天旅遊,車子行走在幾近陡上陡下的道路中。馬祖是島嶼地形,道路多沿著地勢開拓,因而忽起忽落且不寬,無法開快車,車禍少見。馬祖唯一的一盞紅綠燈,設在通往戰爭和平紀念公園路口,方便狹窄山路錯車,聽得我們嘖嘖稱奇。

此外,因土地面積小又貧瘠,能種植之地格外珍貴,食用及觀賞兼備的蔬菜公園乃應運而生,充分地盡其利。

導遊力推值得一吃的馬祖蔬菜三寶,蘿蔔、高麗菜和大白菜,我們下榻的旅館前面即為蔬菜公園,天濛濛亮就見農民勤快鋤地、澆水,油綠的菜葉在風中抖擻發亮。晚餐的湯由芋頭、蘿蔔加大白菜熬煮而成,原汁原味鮮美道地,是教人驚豔的好滋味,我連喝3碗,意猶未盡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