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馬公 聽濤踏浪金沙灘 海上花火澎湖灣

文/人間社記者蔡招娣 |2022.05.16
4489觀看次
字級
山水沙灘是澎湖熱門海灘之一。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澎湖天后宮為國家一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澎湖天后宮整棟幾乎以木頭建造,深具藝術價值 圖/人間社記者蔡招娣
日本松島艦沉船紀念碑。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柱狀玄武岩是澎湖特有的地質景觀。圖/人間社記者蔡招娣
「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煙火施放。圖╱澎湖縣政府旅遊處提供
澎湖特有的傳統民俗技藝「踏涼傘」。圖╱徐孝恒提供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右),為台灣現存年代最早的石碑。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西瀛虹橋。圖/人間社記者蔡招娣
法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文/人間社記者蔡招娣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這首《外婆的澎湖灣》民歌風行於1980年代,生動傳唱歌手童年的祖孫情深;擁有豐富自然與文化資源的澎湖,每年吸引無數旅人到此踏浪、聽濤、欣賞落霞,感受菊島的魅力。

澎湖島上遍布能在惡劣環境下生長的天人菊,因此有「菊島」之稱。地處澎湖灣東南側的馬公市,因早年商業頻繁,在康熙年間已發展為市街,乾隆年間更形成「七街一市」,是澎湖群島的政經文化及交通中心。

浪漫繽紛 璀璨海上花火

馬公早年稱為「娘宮嶼」或「進嶼」,但最普遍的稱謂為「媽宮」。學者認為「媽宮」應該是由「媽祖宮」轉名而來。而「媽宮」地名也一直沿用到日治時代,直到大正9年(1920年)實施地方自治,才以同音字簡化為「馬公」。

三面環海的馬公市,擁有絕佳的港灣優勢,是早期往返台、廈必經之地,也是商旅、貨物的主要出入口,更是澎湖地區唯一吹南北風時,船隻都能停泊的港口,日治初期,曾躍居日本四大軍港之一,軍事地位險要。

馬公境內有古蹟12處、歷史建築13座,並保有許多深具特色的慶典與活動;2003年起在西瀛虹橋舉辦的海上花火節,璀璨繽紛,每年更吸引無數遊客前往觀賞。

國家古蹟 文物數量眾多

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澎湖天后宮,是台灣最早的媽祖廟,也是國家一級古蹟。明朝萬曆32年(160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韋麻郎等人占據馬公,遭名將沈有容勸退,雙方會晤於「娘媽宮」(澎湖天后宮),事後由朝廷立碑表彰沈有容。

1919年澎湖天后宮重修時,〈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出土,據此考證澎湖天后宮早於1604年前立廟。廟中除了典藏全台最早的古碑外,也保存進士蔡廷蘭於道光26年(1846年)敬獻的「功庇斯文」匾額,廟中匾額、楹聯等古物有22件,是澎湖擁有古物數量最多的廟宇。

澎湖天后宮的雕刻、鑿花與彩繪均出自名家之手,展現民間藝術的高度成就。

戰場遺跡 見證烽火歲月

位於澎湖西南隅的蛇頭山,形狀像匍匐在海中的蟒蛇,因此得名。蛇頭山扼守馬公水道,自古以來即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歷史悠久的古戰場。

1622年荷蘭人曾在蛇頭山築城,是台灣最早的紅毛城,遺址於2001被指定為國定古蹟。遊憩區內除了有荷蘭紅毛城遺址,還有法軍陣亡將士紀念碑、日軍松島艦沉船紀念碑等歷史遺跡,讓後世倚海憑弔海島上

的烽火歲月。

貝殼沙灘 舊名豬母落水

馬公山水沙灘是澎湖最熱門的海灘之一,由綿延200多公尺的貝殼砂所組成,由於海水清澈湛藍,是遊客戲水的天堂,但過去卻有一個不雅的地名「豬母落水」。

根據當地傳說,澎湖早年的養豬戶,並未設豬圈,而是任由豬隻在海邊覓食,曾有一隻母豬跑到沙灘,卻被俗稱「土婆」的大章魚拖下海去,因此稱為「豬母落水」。日治時期,地名改稱為「豬母水」;台灣光復後為避俗名,雅稱「珠江」;1951更名為「山水」。

山水沙灘右側的30高地原本是一處軍事眺望點,如今改建為山水30公園,可俯瞰澎湖特色民宿最密集的景致與山水沙灘風情。

開路涼傘 特有傳統技藝

「踏涼傘」是澎湖特有的傳統民俗技藝,每當宮廟舉行慶典、鑾轎出巡時,每座轎前必會有一把涼傘,作為該尊神明的開路先鋒,一方面護衛神尊,驅邪避穢;另一方面做為與其他神明應對答禮的禮儀。

澎湖縣府文化局表示,澎湖常見的傳統技藝多由台灣傳入,只有「踏涼傘」是澎湖所特有,當神明互訪時,主客雙方神轎相會,雙方涼傘手以「踏涼傘」儀式向對方致意和問候,涼傘手展現的功夫,正是涼傘技藝的精華所在。

有鑑於少子化衝擊,「踏涼傘」技藝傳承後繼乏人,文化局為保存傳統技藝,近年來延聘藝師徐孝恒、賴秀昭傳授各種涼傘套路。徐孝恒表示,涼傘古稱「華蓋」,是古代帝王出巡時遮陽之用,也是儀仗隊伍的禮器,後來應用在廟會慶典中,融合傳統武術與文藝修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