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周記】建立沒有害蟲的 世界觀

文/張孜寧 |2022.05.03
682觀看次
字級

文/張孜寧

孩子從七歲開始,就不間斷地參加各種戶外活動,以無論晴雨、每月一至二次的頻率接觸近郊大大小小山路、古道、步道。多次的健行經驗中,常會聽到大人藉機教導孩子山林知識,有些會特別講解野外求生技巧,有些具備生物學專業的老師會像上自然課一樣傳授動、植物專業知識,也有家長不在乎上述那些科學知識,而是藉由野外活動經驗,讓孩子多接觸人群與大自然。

偶爾,會聽到大人對孩子們說某某動植物是「害蟲」的時候,我就會溫和地補充:「每個生物在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工作,有時牠的工作對某些生物有害,卻有利於另一種生物!」大自然有自己的平衡機制,身為山林中的外來者──登山客,不太適合以仲裁者的角度宣告孰優孰劣,更何況是將這單一價值傳達給如海棉般的孩子。

因為很多時候,當孩子聽到「害蟲」二字時,就會奮力地幫忙消滅牠們,或是在心裡已開始漸漸汙名這些物種了,像蜘蛛就是典型有害又有益的常見昆蟲。女兒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蜘蛛結網會吃蚊子、蒼蠅等家裡不歡迎的小昆蟲,但牠結的網卻會破壞陽台的盆栽;我希望孩子認識的是多元觀點的世界,而不是只有單一角度或目的,特別是在難得走出教室的機會,我總盡量想辦法提供孩子不同於科學性的觀點,讓孩子能帶著情感面對冰冷知識。

不過,隨著孩子年紀增長,我另外還會適時告知,如何以共生概念看待不同物種。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田裡的福壽螺。長年以來在學校教育或農家印象裡,福壽螺都是會吃嫩苗的「害蟲」!有次參加農友舉辦的茭白筍採收活動,看到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一邊翻找福壽螺一邊大喊「捏爆你!」──事實上,福壽螺在自然界中,是多種水鳥的主食,即使以農業角度,在日本也有農民轉變農耕方式,待秧苗成熟後再插秧,那時的稻葉已經粗硬到福壽螺咬不動,反而轉食一旁初生的雜草嫩葉,巧妙地將福壽螺當做是免費除草工。從水鳥和日本農民的角度來看,福壽螺反而是有益生存的「益蟲」。

常有人問自學跟在學校學習有什麼差別,我的答案是「互補」!我認為自學家庭要給予孩子的是可以補充學校或社會教育不足的地方,已經很多家長意識到這點,並適時投注學校缺乏的「情感教育」,而我則是將這個情感教育再延伸到對自然環境的關懷中,當孩子對大自然有感情,此時學校所學的自然課便不再只是一道道令人反感的考題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