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殃及海鳥鯨魚

文/彌生  |2022.04.24
3543觀看次
字級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魚類,因為親人而受害。圖/Greenpeace
一隻海鸚鵡誤將塑膠垃圾當作食物。 圖/Greenpeace
海鳥的頸部纏著一縷塑膠漁網,防礙其逃生。圖/Greenpeace

文/彌生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統計指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45%的海洋哺乳動物,是因為幽靈塑料漁網漁具的威脅和影響,導致瀕危或易危。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更指出,自1950年代至今,全球共製造了至少83億噸的塑膠,當中有無數塑膠垃圾飄流到海洋等自然環境,成為動物的慢性毒藥。塑膠威脅生態已不再是國際新聞,而是能夠經常見到的情況。

綠色和平組織說,很多海洋生物都無法分辨在海中飄浮的,究竟是塑膠或食物,更無法決定是否適宜食用。

全球每年約有127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很多國家或地區,都淪為海洋塑膠汙染重災區。一旦海洋生物吞進塑膠袋或碎片,除了會堵塞腸道外,塑膠垃圾更會纏繞海洋生物,令牠們動彈不得,繼而淹死或遭纏死。

這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鯨魚。世界各地不時在鯨魚的胃中發現塑膠,科學家曾在48種鯨魚和海豚的體內,發現各種海洋垃圾碎片,當中近半是塑膠。甚至野生的牛,也被發現因遊客餵食或誤食塑膠垃圾,腸道被垃圾阻塞而死亡。

2019年,一條身長約 14 公尺的抹香鯨,在蘇格蘭海灘擱淺,解剖後發現牠的消化系統中,有近100公斤的塑膠與垃圾,當中包括:繩索、漁網、膠杯、膠袋、膠手套、包裝膠等,這些垃圾難以被消化,塞滿腸道後更無法再處理食物和吸收營養,最後抹香鯨活活餓死。

不只是海中生物如此,就連海邊的生物也一同受害。有研究估計,目前約有90%的海鳥體內含有塑膠,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99%。

原因是:信天翁、水薙鳥等海鳥,很喜歡吃飄浮在海面的魚卵、魷魚、磷蝦,因此很容易誤將塑膠垃圾當作食物,一旦誤食無法消化,便會影響健康。此外,海鳥亦經常被塑膠纏繞,難以掙脫,影響鳥類活動,甚至阻礙血液循環,影響生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