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之間】 說話與聽話

文/巧爾 |2021.09.29
877觀看次
字級

文/巧爾

人我間溝通不良,經常是一方表達不當,或另一方誤解對方意思而造成的。我曾在公車上目睹司機與一位乘客的言語衝突,就是典型的溝通不良事例。

那天,因尖峰時段搭車的人比較多,年輕的司機提醒上車的乘客盡量往後面走,不要擋在門口。多數乘客都能遵照司機指示,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卻以此指責司機對他不禮貌,司機不認為自己有錯,也立即回嗆回去。雙方你來我往,愈辯火氣愈大,聲調也愈拉愈高,甚至揚言報警,當下場面失控,難以收拾。

親眼目睹這場紛爭,我認為,司機不過是善意的提醒,而非老先生所謂不禮貌的指責;然而,駕駛的情緒控管也很重要,面對老先生的怒氣,若能冷靜以待,道歉了事或是不予理會,即可降低衝突,控制場面。

俗話說:「錢無兩袂霆。」一個銅板是敲不響的,吵架時雙方都有責任,因為單方面是吵不起來的。尤其公共運輸的駕駛,身負全車乘客的安危,開車時更應該冷靜、忍耐,不隨他人起舞。

人際溝通,說話者與聽話者一樣重要。說話者的用詞遣字、聲調、態度,都會影響對方接收訊息的情緒反應。聽話者則要學習「善聽」,聽到好話會感謝,聽到壞話能善解;不善聽的人,明明是好話,卻聽成是挑剔、指責,反倒辜負了對方一番美意。

會說話是一種藝術,善聽者則須具有涵養與寬闊的胸襟。每個人都應多多學習「說話與聽話的功夫」,才能增進人我間的良好互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