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從《鬼滅之刃》 洞察心理現象 《鬼滅之刃》

文/林萃芬 |2021.07.25
1231觀看次
字級
《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培養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 圖/時報出版提供

文/林萃芬

《鬼滅之刃》中有各種不同的險境,真實世界裡也有各種不同的險境,《鬼滅之刃》中主角們都是如何穿越險境的呢?或許可以從中汲取出「勇氣」,幫助我們在面對險境可以隨時補充正向能量。

其中,「煉獄杏壽郎」這個角色,在面對生命威脅的時候,曾經堅定地表示:衰老跟死亡,正是人類這種生命短暫生物的美好之處。正因為人類有衰老、死亡,才令人覺得可愛,覺得尊貴。所以,「煉獄杏壽郎」的內在勇氣就是接受「衰老、死亡」,並且賦予「衰老、死亡」正向的意義。

相較於杏壽郎,杏壽郎的父親在失去愛妻後,非但長期借酒澆愁,還對生命失去盼望,開始自暴自棄。何以杏壽郎父子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杏壽郎的內心充滿熱情與勇氣,而父親的內心卻充滿了冷漠與恐懼。

傾聽害怕的聲音

如果了解「心理的運作模式」,就會知道何以杏壽郎父子「內心世界」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因為「勇氣」的核心就是「害怕」,也就是我們對危險、失敗、失望的回應方式。從「內在勇氣」的面向來看,當杏壽郎父親「內心的害怕」超過了「真實的危險」,就會變得很焦慮。

「焦慮」其實是渴望追求優越卻感到不足的反應,假如杏壽郎父親「內在的害怕」大過「現實的困難」,就會導致適應不良的狀況。

有適應不良感覺的人,常常會覺得自己被人看輕、自己沒有價值、被無力感包圍,感受到這些情緒時,便會預期可能發生什麼不好事情,於是淹沒在孤獨、受傷、痛苦的情緒裡,讓杏壽郎的父親無法採取適合的行動,而且會認為現在的狀況是無法改變、無法好轉的。

當內心害怕失敗,反應在行為上就會停滯不前。

杏壽郎的父親或許是害怕以後要面對的問題比現在多,一想到未來困難重重,覺得自己沒有能耐面對,乾脆放棄算了。

杏壽郎的父親也有可能是被焦慮淹沒,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用「冷漠麻木」讓自己好過一點,對任何事情都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

這就是何以父親會口氣冷漠跟杏壽郎說:成為柱又如何,無聊透頂,依然成不了大事。

倘若杏壽郎的父親可以運用「害怕」來促成「改變」時,「害怕」就會從「負向情緒」轉成「正向思考」。因此,要克服「內在恐懼」,就要仔細傾聽「害怕」的聲音,而不是「假裝不怕」。

就像另一個角色「竈門炭治郎」對不被鬼殺隊認可的妹妹彌豆子所說的:別害怕,抬起頭,因為你並沒有做錯什麼。

人生就像天氣一樣

「不怕」就從跟自己相處開始,勇於面對自己內心的糾葛,再逐步提升內在勇氣。

看到這裡,想知道自己擁有多少「內在勇氣」嗎?透過下面這些問句,可以了解自己「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有多強。

‧當生活遭遇挫折時,能夠產生內在力量,負起自我責任?

‧在學習或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以及進步的地方?

‧充分了解自己的專業能力,也能掌握自己的生涯優勢?

‧樂於接受各種挑戰,同時也能夠享受挑戰帶來的成就感?

‧重視自己對公司、團隊、周遭人的貢獻度?

‧在困難的時候常常會自我激勵?

‧遇到瓶頸時,會重新思考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

‧對未來充滿好奇心,會想探索自己的潛能?

上面的題目,回答「是」愈多,就代表你愈具有「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生存、適應的能力也愈強。

評估自己的勇氣強度,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是,依據「自己跟別人的信任程度」,以及「社會興趣」的多寡。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認為,「社會興趣」是一個人潛在的特質,需要在成長歷程中被開發出來,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期,沒有發展出社會興趣,那麼長大後就會無法勝任人生各階段的任務,包括工作、友誼及親密關係的任務。

也因此,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強調,消除恐懼、冷漠最佳的解藥,就是「社群感」,當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好好跟自己相處,也能隨心所欲跟別人互動。

「竈門炭治郎」說過一句讓很多人都非常感動的話,面對各種險境時,炭治郎會淡淡的跟自己說:人生就像天氣一樣,總是不斷地變化,沒有永遠的晴天,雪也不會一直下個不停。

當心靈脆弱無助時,我們需要擁有「選擇的內在勇氣」,相信事情會慢慢好轉,幫助自己創造出改變的機會,自然能夠穿越險境。

(本文取自時報出版《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培養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