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一生零排放後疫情企業新主張

潘楠慕 |2020.08.23
1291觀看次
字級
巴西美妝巨頭Natura推出「承諾一生」計畫,關注環保議題。圖/美聯社
Natura準備讓旗下品牌的包裝完全採用可重複使用或可分解的材質。圖/美聯社
人類大肆砍伐森林,可能引發全球大流行疾病。圖/美聯社
盜獵者進行違法野生動物交易,可能成為動物把病毒傳染給人類的途徑。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新冠疫情對企業造成巨大衝擊,各種封鎖措施迫使經濟活動停擺,消費支出大減,多數公司都蒙受損失;不過,商界領袖指出,疫情也創造能夠使經濟和環境均受惠的重要商業新模式,企業必須轉向永續發展。

今年六月,巴西美妝巨頭Natura發表該公司未來十年的「承諾一生」(Commitment to Life)願景,這項計畫涵蓋甚廣,包括把排放量降至零,公司管理層中弱勢族群的占比達三成,以及所有產品的包裝均採用可重複使用、可回收或可分解的設計與材料。

Natura擁有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Aesop,雅芳(Avon)等知名品牌,客戶數估計達兩億人;集團執行長馬奎斯(Roberto Marques)表示:「鑒於當前的局勢,我們認為永續發展勢在必行。」

消費者產品巨擘聯合利華(Uniliver)則宣布,將對一個氣候與自然基金會投資十億美元,並承諾在二○三九年前實現所有產品零排放。該公司的供應鏈負責人恩格爾(Marc Engel)呼籲各國政府制定零排放計畫,以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的二○五○年零排放目標。

馬奎斯指出,企業的獲利與永續發展可以並存;未來,集團高階主管的薪酬,部分將取決於是否達成環保目標。他認為,推動永續發展確實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但長期而言對公司有利;他說:「死亡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做。」

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旗下的Trucost負責評估氣候變遷對企業構成的風險,Trucost執行長麥帝森(Richard Mattison)指出,新冠疫情創造了讓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育雙贏的機會。

麥帝森建議,企業可以從三個方向著手:減少商務旅行、推動遠距辦公以及設法讓供應鏈本地化;這些做法不僅符合公司利益,也有助減碳。他說,如果專業服務部門實施每周三天在家工作的政策,不僅可以減少辦公室的成本,也將有助運輸系統達成氣候目標。另外,減少商務旅行,多使用視訊會議,企業將可省下大筆差旅支出,也能幫助航空業實現減碳目標。

非營利組織「氣候集團」(The Climate Group)執行長克拉克森(Helen Clarkson)認為,二○○八年的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許多企業把重心置於尋求獲利,忽視環保議題;如今疫情爆發,反而提供企業喘息和反思的機會,後疫情時代將是企業投資零排放的絕佳時機。

此外,年輕世代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增強,也對企業構成壓力,迫使許多公司更關注環保議題,以提振企業形象,避免被重視保育的消費者抵制,影響獲利。

新生代企業家歐米薩金(James Omisakin)和莫里斯(Abbie Morris)創立「道德比較」(Compare Ethics)網站,扮演監督角色;該網站提供調查報告,消費者可比較各服裝品牌在採用可回收材料、勞工權益等領域的表現,並透過該網站購買符合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標準的產品。

歐米薩金指出,疫情確實為環保創造契機;近來,關注供應鏈在地化的消費者人數持續增加;另外,該網站的營收在疫情期間也持續成長,尤其是環保表現較佳的品牌。

歐米薩金希望商業界持續關注環保議題,他說:「企業必須把地球放在第一位;如果自然環境崩潰,企業也會被拖垮,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破壞自然 招致大流行疾病惡果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領導人表示,數十年來人類持續破壞大自然,釀成的惡果之一就是新冠病毒等全球大流行疾病(pandemic);如果繼續忽視這個問題,這類疾病會再度爆發。

這些機構指出,違法野生動物貿易、對森林和其他野生地區的過度開發,是導致野生動物把疾病傳播至人類社會的重要因素。他們呼籲,後疫情時代,世界各國勢必加快復甦腳步,但必須以對環境較友善的方式進行,尤其是必須避免破壞性的農業開發,或是以不夠永續性、不利保育方式獲取食物,例如集約式畜牧。

WWF的報告指出,如果無法遏制對自然的大肆破壞,未來可能出現更致命的疫情,對人類健康、經濟和全球安全構成威脅。

聯合國環境總署執行主任、首席經濟學家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新冠肺炎是大自然發出的警訊,這提醒我們,當前的經濟思惟,並未充分意識到人類財富的基礎,是健康的自然環境。」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代理執行祕書穆雷瑪(Elizabeth Maruma Mrema)指出:「多年來持續出現一些前所未見的疾病,例如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茲卡病毒、伊波拉病毒等,都源自面臨嚴重環境壓力的動物。」

她表示,新冠疫情再次凸顯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嚴重失衡,也顯示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已招致反噬。更令人擔憂的是,即使疫情成為保護自然的最新依據,從湄公河、亞馬遜雨林到馬達加斯加島,盜獵、非法砍伐的狀況依然猖獗,一些國家甚至削減保護自然的預算。

WWF表示,新冠疫情已證明,如果為了經濟利益而忽略保育,日後將付出慘重代價。該組織呼籲,各國推動經濟復甦時,必須遵循公正、健康和環保的路線,並展開更廣泛的改革,實施新法規以保護自然環境。

抗菌升級 科技清潔技術走進住家

研究機構的訪調顯示,新冠疫情爆發後,住家消毒設備的需求大增,許多人願意購買搭載高科技清潔技術的裝置。

相關產業的人士指出,這是疫情改變生活型態的例子之一,也帶來許多商機;消費者正在洽詢的熱門商品,包括非接觸式水龍頭、抗菌LED照明設備、抗菌門把以及新型通風和過濾系統。

抗菌LED照明新創公司Vital Vio執行長卡斯提洛表示:「病毒成為關注焦點,許多人希望環境更乾淨、安全,尤其是住家。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的業務量已提升約四成。」

抗菌LED照明設備使用可見光消滅細菌、黴菌,但不會讓人類、寵物和植物產生不良反應。

住宅通風系統也大受歡迎,製造商Broan-NuTone表示,通風系統無法消滅新冠病毒,但保持空氣流通和濾清空氣,可有效遏制病毒傳播;若搭配其他殺菌設備,效果會更理想。

一些住宅建商也開始採用多種住家清潔裝置,例如莫里森公司(Taylor Morrison);該公司執行長帕默(Sheryl Palmer)說:「我們希望為客戶提供更安全、更乾淨的生活環境,他們非常關注商店、學校的健康風險,當然也要求提升住家的衛生狀況。」

許多建商表示,他們將升級清潔設備,且不會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分析師則表示,疫情導致經濟衰退,已影響購買力;建商的目標透過高科技消毒設施吸引消費者,提振買氣,自然不會把這些成本反映在房價上。

麥爾斯研究(Myers Research)房地產諮詢公司表示,新冠疫情,已讓家庭生活產生永久性的轉變。愈來愈多辦公室、機場、飯店等公共場合配置新型消毒和清潔設備,促使消費者的衛生意識提高,也準備在家中安裝類似的裝置,尤其是非接觸式設備、提升空氣品質的產品和抗菌設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