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科大伸援手 輔導大倉嶼孩子

 |2005.11.01
355觀看次
字級

【本報澎湖訊】澎湖縣白沙鄉離島大倉國小今年廢校,島上仍有七個每天坐船上學的學生和七個學齡前兒童,為了讓這些離島孩子也能念好書,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藝文中心五名學生每周坐船到大倉嶼,學童們識字及課輔,再加開一堂英語課,拉進孤島與城市教育的距離。

位在白沙鄉離島大倉嶼的大倉國小,今年因為沒有新生在島上入學而從八月起廢校,島上還有四名國中生和三名國小生,每天搭交通船或家裡的漁船到馬公本島上學,不過爸爸忙著捕魚,從印尼、越南嫁來的外籍媽媽識字不多,島上又沒有補習班,這些每天冒著風浪求學的學生回到島上沒人教導功課,家長擔心他們功課會落後,透過東森慈善基金會的引介,澎科大學生自願擔任大倉全島學生的志工小老師,讓這群學生不會因為廢校而被遺忘。

澎湖科技大學藝文中心組長黃雅苓說,澎科大航管、電信、資管及應用外語等系所五名學生李騰恩、張富傑、王盈尹、潘姿蓉及蔡宜娟率先響應,利用每周兩天的周休假日進駐大倉嶼,開設國中小學生「澎科大課輔班」,同時還教導島上七名學齡前兒童識字,看著這些孩子學會寫國字,澎科大學生們直喊「好有成就感」。

澎科大藝文中心主任李錦明說,離島學童缺乏教育資源,需要社會更多的關心,國小廢校後,島上的外籍配偶也沒地方學注音,必要時澎科大也願意支援。大倉村長陳文章說,澎科大學生很活潑,島上孩子很喜歡和他們玩在一起,他呼籲學校應多
「認養」離島學童,讓離島孩子的學業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