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縣市浮濫圈地 環團:農地恐消失10萬公頃

 |2019.11.15
113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政府推動全國國土計畫,造成農地嚴重流失。環保團體昨天指出,審視各縣市國土計畫,發現浮濫圈地導致農地僅剩六十五萬公頃,比規定總量少十餘萬公頃。農委會官員表示,會協同內政部輔導、協助縣市依法定各區要件畫設。

環團檢視各地方政府提出的國土計畫草案,將百分之八十七的都市計畫農業區,畫為都市發展用地,這種土地全國總計約有八點七萬公頃,未來縣市政府可變更為住宅、商業、工業等用地。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表示,為保障糧食自給率達百分之四十,行政院與內政部規定全國須保留七十四萬至八十一萬公頃農地,但審視國土計畫後,預估農地僅剩六十五萬公頃,每人只能分到六十六坪的農產品。

台灣農村陣線成員許文烽指出,消失十萬公頃只是保守估計,許多土地雖被列為農地,但並不作為農地使用,農地實際流失恐超過二十萬公頃。

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黃子芸以新北市為例指出,區域計畫中的優良農地約一千多公頃,但在國土計畫中剩不到八十公頃,取而代之的是一千六百四十七公頃的居住或產業發展需求開發地區。

吳其融說,經濟部工業局評估台灣在二○三五年僅需新增三千三百一十一公頃產業用地,但各縣市政府打算在五年內新增一萬五千三百四十七公頃,是不切實際的規畫。

民間團體提出三點訴求,縣市政府應公布詳細的規畫技術報告,提出實際可行的國土規畫,不要浮濫圈地;農委會應妥善分配各縣市維護農地總量,要求縣市政府落實;中央政府應建立合理公開的審議及公民討論機制,讓國土計畫發揮預期效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