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自私自利的英國

文╱張亞中(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 |2019.10.23
1977觀看次
字級

文╱張亞中(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

毫無疑問的,對所有中國人或世界人來說,英國是個重要的國家。

我們學的是英文。鴉片戰爭,也是改變中國近代歷史軌跡的第一場戰爭,是由英國所發動的。英國是18與19世紀的強權。英國的決策精英都是精打細算的商人。帶頭發動鴉片戰爭的英國首相帕瑪斯頓說過一句外交名言:「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國家利益」。他說的其實就是英國自己。

「英國第一」、「自私自利」是英國近300年的外交傳統信念。自17世紀以來,英國長期將維持歐洲大陸均勢作為外交重點。歷史上,英國對歐洲總是「三心二意」,時好時壞,若離若即,而取決的因素就是英國利益的需要。

1950年代歐洲共同體成立之初,英國堅決不加入,還與其它6個國家成立「歐洲自由貿易協會」以為對抗。到1960年代,英國發現歐洲大陸的經濟愈來愈好,希望能夠加入,但是當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早就看出英國是不懷好心,有利才來,而予以拒絕。一直到戴高樂下台以後,英國在1973年才獲淮加入。

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是以英國的利益為首要考量,而不是為了歐洲更好。英國的想法是,如果不加入歐體,就沒有發言權,所以才決定加入。英國加入後,目的並不是促使歐體更團結、更鞏固、更深化,反而是讓歐洲的統合進行的更緩慢,權力更分散,不要影響到英國的國家利益。如果我們用個漫畫來描繪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就好比歐盟國家正在打籃球,一個國家抱個足球跑進來說,我們一起玩好不好?這個國家就是英國。

英國對歐盟的態度是只想拿好處,不想多負責。英國國內始終存在強烈的歐洲懷疑主義聲音,即反對歐盟或疑歐,這些人習慣眉毛鬍子一把抓,把英國本身的問題都怪罪到歐盟身上。歐盟經濟好的時候,英國有利可圖,不會有太多意見,但是歐洲整體情形不好時,英國就想是否能向歐盟要更多的特權,或者乾脆退出歐盟。

2009年歐債危機以後,歐洲的經濟不好;敘利亞戰爭難民相繼湧入歐洲國家以後,英國反對再轉移更多權力至歐盟,並要求從歐盟取回更多權力,如重新實行移民及邊境管制的權力。2013年,主張「留歐」的英國首相卡麥隆耍了個小聰明,他宣稱2015年大選如果繼續獲勝,將舉辦是否退出歐盟的公投。他的想法很權謀也很簡單,一方面討好脫歐的選民,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英國有可能脫歐而迫使歐盟對英國讓步。沒有想到,這個劇本竟然成真。保守黨的卡麥隆在2015年勝出大選,2016年6月23日舉行的公投,結果出乎意外,英國人民多數決定脫歐。

英國的精英很聰明,會為利益精打細算,但是百姓可多是跟著感覺走。政治人物可以權謀對話算計,但是公投卻是由民眾決定的「一翻兩瞪眼」的事。英國政客弄巧成拙,脫歐已成為不歸路。英國內部自此吵吵鬧鬧,莫衷一是,但今年10月31日的脫歐大限將至,即使再拖,大概也拖不了多久,英國脫歐應已成定局。

英國脫歐後,不會從此一帆風順,自私自利的英國必然會嘗到苦果。蘇格蘭應是會是第1個想獨立「脫英入歐」的國家。脫歐,或蘇格蘭獨立後的英國,將更是一個普通的二流國家。

國家與個人都一樣,如果永遠以自己利益為考量,終究會失掉利益。為人治國都不應只是從自己利益出發,團結合作互惠才是真正的王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