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生活】 造訪自然田園

文/滿佳 |2019.09.02
1338觀看次
字級

文/滿佳

前些時候尚熱時,惠姐送我們一人一包生鮮金針,並交代若當天不吃,一定要先汆燙過再放冰箱,不然會爛掉,因是那被雨淋過的野生金針。

野生?大夥好奇哪來的。原來,是惠姐市郊山上農地長的,正值成熟期,若不摘,兩、三天就熟爛,太可惜了。

大家紛紛詢問:農地多大?種些什麼?給不給參觀?當時惠姐無暇一一回答,於是周六便邀大家去她農地挖薑黃,順便參觀。儘管天陰微雨,七、八個義工朋友依舊興致高昂地上山去。

一進農場,哇!好個「草盛豆苗稀」的田園,踏過叢生的雜草進入工寮,裡面只見農具與膠鞋,卻沒有肥料與農藥。惠姐軍職退役、滿頭銀髮且大嗓門的老公說,他們這裡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自然農地,只澆水,不施肥也不灑農藥,草長得太囂張就當運動拔一拔,要不就踩進土裡當肥料。

大夥奇怪,為何所有已結的果實,全都套著細鐵絲袋而不是紙袋?惠姐老公說這是他的創作,因為山上松鼠太猖獗,紙袋擋不住牠們銳利的牙齒,全遭啃食。他花了好大功夫才設計出鐵絲袋,松鼠得費勁咬半天才能吃到果實,也因為實在太麻煩,就轉移陣地了。

他揚揚鐵絲袋得意地說:「這袋子還可回收再利用,很環保的。」看來,要經營這一大片田園,非得動腦筋、有點科學研發的精神不可。他還說,凡是可融解的垃圾歡迎丟土裡,那是土壤的營養劑,但塑膠製品千萬要帶下山回收,避免製造污染。

纖瘦的惠姐更不是省油燈,熟練地拿起圓鍬俐落鏟出碩大的薑黃根莖,還教我們辨識一年與二年生的不同,午餐就吃她親手自園裡就地取材做的薑黃飯、地瓜薑湯、香椿拌豆腐、燙金針和草仔粿。大快朵頤之餘,我們一致誇她雙手萬能,惠姐笑稱,累積了二十多年經驗,不萬能也太遜了。

惠姐夫妻實在是一對愛護土地且付諸行動、落實環保的楷模,令人敬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