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慈悲從關心別人開始

李生鳳 |2019.08.06
2218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四日於傳燈樓四樓集會堂,為禪學營學員開示接心。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四日晚間於傳燈樓四樓集會堂,為「二○一九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近五百名學員開示接心,大師向大家敘述自己的過往今來,現場學員提問踴躍。圖╱人間社記者林靖敏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四日晚間於傳燈樓四樓集會堂,為「二○一九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近五百名學員開示接心,大師向大家敘述自己的過往今來,現場學員提問踴躍。大師叮嚀,慈悲的學習是從關心別人開始,提醒大家不要計較好壞,要在心地上用心,時間久自然會進步,努力總有希望。星雲大師敘述他十二歲出家,二十三歲率僧侶救護隊來台,希望幫助受苦受難的人,出家八十多年的歲月,除了做和尚,沒做過別的事,「一生一世只做和尚。」受到種種壓迫,幾度死裡逃生,但也都成了過去。

一生一世 只做和尚

大師說,在台灣受到許多人的溫情,可惜隨著年歲漸長,有的人已經不在了,讓他非常懷念。「人生就是來就讓他來,去就讓他去。」大師說,他的朋友和徒弟都是好人,都有長處。他沒進過學校,靠著自己閱讀,看了不少也寫了不少書,近來出版《星雲大師全集》,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有學員說他想學習真正的慈悲,幫助別人,但做不到「無我」怎麼辦?「關心別人,待人好一點。」星雲大師說:「慈悲的學習是從關心別人開始,人家對我好,我要待別人更好。」

「這個社會總是教人要寬容、要忍讓,但過度的寬容忍讓是不是在縱容壞人?」有人提出心中的困惑,星雲大師則回應:「不必太忌諱這些,吃虧不要緊。」

還有學員說,現代兒童時常接觸社會的黑暗面,讓人憂心忡忡,請教星雲大師對於現代兒童教育有何建議?大師說,有進步當然會有退步,同樣的,退步也會有進步,「事情總會有進步,不要灰心,終會有未來。」

有青年覺得在學習這麼多的佛法道理後,卻還是有許多煩惱,該如何降伏內心的煩惱?「佛法智慧應該是有的,只是你沒看到。」大師說:「我也一直為著佛菩薩的保佑感動,好好壞壞,不要計較。」

進步之道 心地用心

有學員請益大師,人間佛教強調佛法在人間,那什麼是「人成即佛成」?還有人希望自己不要有差別心,但自小被灌輸的觀念是要不斷競爭,超越別人,使他很難改變原本的差別、比較的心。「人都不能成功,還能有什麼能成功呢?」星雲大師說,一切都會改變,只要有心是會進步的,要在心地上用心,用心的時間久,自然會進步。「不要太計較怎麼沒希望,努力總會有希望,人人都有未來。」

大師並以鑑真大師偈語「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與眾共勉。現場佛光山的法師們唱誦〈十修歌〉、〈觀音發願文〉、〈佛教青年的歌聲〉等。

在場與會者有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等,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擔任英文翻譯。

隨後所有學員至大雄寶殿獻燈祈福,由慧傳法師主法,在成佛大道上,大家將手上的那盞燈排放成禪學營的標誌圖形,與禪學營傳達的精神心心相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