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向農村學智慧

執筆人:于國華文化工作者 |2018.12.06
1480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于國華文化工作者

農村發展和農業銷問題,愈來愈受到各國重視。公共電視本周起播出紀錄片《農村的遠見》,正值台灣推動「地方創生」之際,這一系列對於農村社會和經濟問題的探討,格外令人期待。

將近20年前,公共電視製作《城市的遠見》紀錄片,選擇13個國內外案例,探討現代城市如何發揮創意,提供更好的生活機能與產業條件。對照後來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市的遠見》不但具有遠見、更有著對於台灣現實情況的關懷與期許。

聯合國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70億人口,半數住在都市;估計2050年都市人口達到50億。人口超過1000萬的特大都市,1990年代全球只有10個、如今增加到33個,2050年預估成長到43個。人口往都市集中的趨勢,除了產生各種都市問題,農村社會和經濟也因此瀕於瓦解,直接衝擊糧食供應的安全。隨著都市化加速,以及少子化及人口高齡化,農村危機更顯得迫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014年起主導「地方創生」,中國大陸自今年起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都是因應危機的力挽狂瀾。

《農村的遠見》製作班底與《城市的遠見》相同,建築學者林盛豐擔任總策畫,與導演劉嵩親自走訪每個案例。由都市轉向到農村的關懷主題,呼應著潮流趨勢。一系列《農村的遠見》、今年與明年各播出5集,從台灣當下問題出發,向世界尋找答案。

首播第一集《印尼峇里島千年智慧蘇巴克》,介紹聯合國指定為世界遺產的「蘇巴克」;這是古老的灌溉系統,以及島民維護這套系統所形成的社會組織。因為蘇巴克,峇里島擁有美麗的梯田景觀;從水源到農田的水圳建設與水權分配十分完善,衍生出人、地、神的和諧精神。世人羨慕峇里島人民愛好藝術、樂天隨和,這種生活態度,與蘇巴克帶來的千年豐饒有著密切關係。

古老的農業智慧,經過時間淬鍊,不僅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更是峇里島人民的信仰和社會倫理基礎。

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通過《里山倡議》。「里山」這一源自日本的概念,是山坡地融合農業、森林、社區和生態的綜合景觀,強調人和自然的共生。《里山倡議》標示著人類從追求經濟發展的單一價值,轉移到兼顧人與生態的永續和諧。

農村生活是靠天吃飯的辛苦勞作,日復一日面對生存挑戰;與世無爭的田園牧歌,只是浪漫的想像。農村也是人與自然接觸的前緣,永續共生或環境破壞,常在人的一念之差。

文明來自土地,在世界各地農村,收藏著人與自然共創的生活智慧結晶。人類邁向未來,追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必須先學會尊重農村生活裡的傳統智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