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粉絲 朝聖地…早稻田

 |2018.11.08
2555觀看次
字級
村上春樹被視為日本最有潛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圖/資料照片
村上春樹新書一出版,就會在日本引發書迷搶購。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日前宣布將把寫作四十年來累積的大量資料、個人收藏的兩萬張黑膠唱片、作品手稿、各種語文譯作,全部捐贈給母校早稻田大學。這是他時隔三十七年後首度在日本召開記者會,顯見他對此事的重視。

六十九歲村上春樹說,他多年來累積取材資料等,多到家裡、辦公室都已放不下,「我沒有孩子可以照顧這些檔案,我不希望在我身後資料散逸」,他希望那些材料可以任何方式,幫助海內外想要研究他作品的人。

村上春樹於一九七五年畢業後開始寫作,還就讀早稻田大學時代,就在東京開一家爵士酒吧。他在一九七九年出版處女作《聽風的歌》;一九八七年出版暢銷書《挪威的森林》,奠定他文學新星的地位。

開放學風 奠定基礎

村上春樹回憶在早稻田求學時代,他認為母校具有相當開放的學風,他的畢業論文,沒有買任何參考文獻,只是在一周內寫了一百張稿紙,教授卻給了A+評分,並鼓勵他:「你可以朝向寫作之路前進。」

他常常待在學校的戲劇博物館閱讀舊劇本,沒錢看電影時,看劇本就能讓電影在他腦中播放。他希望他捐出的資料,能夠成立類似的圖書館,未來或能催生出新作家、評論家。

由於他還在持續寫作,有些資料他還需要用,會分批、分階段移交給早稻田。校方表示,細節還在規畫當中,部分檔案將於明年開始啟用,盼望讓「村上圖書館」成為粉絲、及全世界研究日本文化和文學的專業人士必訪的聖地。

村上春樹說,音樂在他文學生涯中不可或缺,他希望這個檔案室能成為有書、有音樂的空間,最好也能舉辦音樂會。

村上學 形成顯學

村上春樹是小說家,也是譯者,翻譯了不少英語文學作品,例如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我強力感受翻譯工作讓我成長,如果僅停滯在日本文學裡,我很可能會窒息。」他不喜歡接受採訪,也不喜歡宣傳活動,在媒體前露面的次數屈指可數。但他的作品傳播力驚人,現代而虛無的筆法字字叩中當代讀者心扉,於是,不分國籍、不分語言,到處都有村上迷。

因為他太少曝光,只透過作品面對讀者,粉絲們饑渴地追逐他的一切。於是,有了各種語文版的《村上檢定》、《追尋村上春樹的足跡》等周邊書籍;「村上學」隱隱成形。時隔三十七年,村上春樹在東京召開記者會,依然只准拍照,不准錄影。

二○○六年村上春樹獲頒捷克卡夫卡文學獎,此獎項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的風向球,此後他一直被視為熱門奪獎人選。

有學者表示,村上作品的魅力是擁有各式各樣的解讀方式,在日本國內幾乎人手一冊,讀者遍及各年齡層,村上曾表示收過讀者來信「我從母親的書架上拿來一讀,便立刻就喜歡上了」,他自己也相當樂見讀者「凍齡」,多年來仍持續有許多二十至三十歲的粉絲。

村上春樹曾撰文〈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不管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不管有什麼樣的問題,你絕對不是孤獨的……在那連結之中你會得到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