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信佛武俠小說蘊含慈悲

 |2018.11.01
5201觀看次
字級
金庸 圖/資料照片
金庸武俠小說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一個人、一支筆,造就一個武俠江湖。金庸武俠小說創造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一個奇蹟,上至知識分子、文人墨客,學者教授,下至販夫走卒,全球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層出不窮的「金庸迷」。金庸小說中蘊含著儒、道、釋、墨等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其中尤以佛學為盛。

金庸與佛有緣,對佛學有很深的造詣,為了能夠直接讀懂佛經,他潛心學習世界最複雜的文字──梵文。金庸在與日本著名宗教學者池田大作的對話中(《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金庸、池田大作對話錄》),講述皈依佛教的心路。事實上他並非由於接受了哪位大德的接引,而是親歷了非常痛苦的過程。

探究生死

開啟佛學因緣

一九七六年十月,金庸十九歲的長子查傳俠突然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自殺。這對他真如晴天霹靂,傷心得幾乎自己也想跟著自殺。當時他有一個強烈的疑問:「為什麼要自殺?為什麼忽然厭棄了生命?」此後一年中,金庸閱讀了大量書籍,探究「生與死」的奧祕,詳細研究英國出版的《對死亡的關懷》,但仍不能解答他對「人之生死」的大疑問。金庸思索曾精讀的基督教教義,確定不合他的想法,突然領悟到靈魂不滅的情況,最終把目光投向佛經。

人們都知道金庸喜歡佛經,但很少有人知道金庸是看著英文版的佛經來研讀的。金庸說:「英國人直接從印度佛教翻譯過來的,南傳佛經內容簡明平實,和真實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這種知識分子容易了解、接受。」於是,他向倫敦的巴利文學會訂購了全套《原始佛經》的英文譯本。

一生對佛學頗多研究的金庸,在他的作品中都臨摹過佛教世界,也塑造了眾多的佛界僧侶形象。比如《笑傲江湖》之中,儀琳為求令狐沖早脫苦海,念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慈悲之情,發自肺腑;比如《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為救義父與少林三僧苦戰,而謝遜於地窖中念誦《金剛經》妙法,勸無忌棄了人我之分,勿著世相。

比如《射雕英雄傳》裡的《九陰真經》,其實就脫胎於佛教中的經典《楞嚴經》。而其中著墨最多的當屬《天龍八部》。作家倪匡曾說,《天龍八部》這個名字就是從佛學中來的。故事中的三位主角和佛教也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書中融入金庸做人、學佛的感悟,充滿著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深究佛理的人,是絕對寫不出這種書來的。

願眾離苦

做人學佛感悟

金庸在和友人的一次論道中曾談到:中國近代高僧太虛法師和印順法師都提倡「人間佛教」,主張佛教要入世,要為社會、民眾做貢獻。即大乘佛教所提倡的「普度眾生」,他認為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思想。實際上在他的作品中,對於「普度眾生」是另番不同解悟。蕭峰一生殺人無數,酒量過人,而少林無名神僧讚之「菩薩心腸」,被譽為「最有佛性」的人物,保境安民,以一人換兩國數十載安寧,正是布施最上乘之「無畏施」。在大眾裡,讓人能夠得救,讓人夠得度,讓人能夠離開恐怖,在種種施恩當中,可說是最深厚的恩德。鵰俠楊過,襄陽飛石而斃蒙哥,殺一獨夫而息兩邦苦戰,救萬千黎民於水火,書中情節也展現佛教慈悲深義。

悟是佛家很玄妙的字眼。金庸說:「我覺得開悟前,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開悟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看山看水因為心境不同,山和水都被賦予了感情色彩,等到明白世間真諦後,山就是山,水就是水。金庸進一步論證道:「德國康德的本體和現象,其實說的就是這些。」池田大作問及金庸為什麼如此喜歡對佛的研究時,金庸解釋說:「研讀這些佛經之後,我覺得看待許多事情都變得清朗,連死都不怕了,不再計較名利得失,心裡坦蕩蕩的,無所罣礙。」 基於此,金庸以佛教中的「慈悲」思想來開導讀者,從而增加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北大教授陳平原更說:「倘若有人想藉助文學作品了解佛道,不妨從金庸的武俠小說入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