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特展 最美文房

李生鳳 |2018.10.08
2034觀看次
字級
繭紙:沈荃《行書臨蘭亭序》手卷 清╱安徽博物院藏 圖/安徽博物院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老胡開文「彌勒佛」墨 清╱安徽博物院藏 圖/安徽博物院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蟬形歙硯 明/安徽博物院藏,圖/安徽博物院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青釉辟邪插座 西晉/安徽博物院藏
道光戊午款木管抓筆 清/安徽博物院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藝粟齋「天琛」墨 清╱安徽博物院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闊簾紙:徐悲鴻《行書四言聯》 民國/安徽博物院藏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茄皮紫釉桃形倒流壺 清/安徽博物院藏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青釉多足硯 唐/安徽博物院藏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文房四寶─紙、墨、筆、硯,是中國傳統的書寫用具,傳承中華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安徽是宣紙、徽墨、宣筆、歙硯的故鄉,「四寶」 俱全。千百年來,伴隨著文化的發展和無數能工巧匠的琢磨營造,讓文房四寶不僅具有實用價值,並融和繪畫、書法、雕刻、裝飾,「安徽文房四寶」逐漸演變為集實用與觀賞於一體的藝術品。

2015年6月,佛陀紀念館與安徽博物院締結文化交流友好博物館後,同年9月「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於安徽博物院展出,繼去年「佛光恆常─安徽佛教藝術特展」在佛館展覽之後,今年再引進「最美文房—安徽博物院典藏文房四寶特展」,為兩館的文化藝術更推進新的里程。

此次展覽共分為五大單元,除了紙、墨、筆、硯,以及製作材料和工藝流程,還有筆筒、墨床、硯滴、水盂等輔助文具,泛稱文房清供,與紙、墨、筆、硯構成了筆耕丹青不可或缺的用具,觀賞者可從中領略古人的匠心獨運、情思雅趣,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期:2018 / 10 / 20 - 2019 / 1 / 13

展點: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二展廳

電話:07- 656 - 3033 轉 4002- 4003

【安徽博物院介紹】

安徽省博物館成立於1956年,2010年12月28日更名為安徽博物院,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現為一院兩館運行模式,舊館展陳大樓為仿蘇式建築,新館2011年9月開放,建築充滿都會現代感,並體現「四水歸堂」、「五方相連」的徽派建築風格。新館常設展覽有「安徽文明史陳列」,以及「徽州古建築」、「安徽文房四寶」、「江淮擷珍」和「歐豪年美術館」等專題。

第一單元:壽越千年—宣紙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明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複的歷史,促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最初的紙由麻頭等原料製成,隨著取材的豐富和技術的發展,陸續出現了繭紙、發箋、棉紙、竹紙、皮紙等各種質地的紙張,直到唐代誕生了壽越千年的宣紙。

第二單元:松煙不朽—徽墨

墨是書寫、繪畫的顏料,主要分成松煙和油煙兩大類,松煙墨以松枝燒取的煙灰製成,油煙墨以植物油等取煙製成,多為桐煙墨。墨經硯研磨產生適用於毛筆的墨水,是古代書寫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於這種獨創的材料,中國書畫奇幻美妙的藝術意境得以實現;浩如煙海的古籍文書、碑拓得以流傳。作為一種消耗品,古墨能留存至今,彌足珍貴。

第三單元:治世之功—宣筆

毛筆是中國獨創的書寫和繪畫工具,不僅是古人必備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毛筆屬於實用消耗物,筆毫易蛀,難以保存,傳世古筆罕見。宣筆以選料嚴格、精工細作著稱,具有毛純耐用、剛柔適中、尖圓齊健兼全的獨特風格。宣筆的製作工序十分複雜,從選毫到製成,要經過上百道工序,主要有選毫、切割、修削、裝潢等。

第四單元:玉德恒久—歙硯

硯是中國傳統的研墨工具,種類繁多,有石硯、陶硯、瓷硯、玉硯、銅硯、鐵硯、漆(砂)硯、瓦硯等,以石硯為多。安徽歙硯,與端硯、洮河硯、澄泥硯為中國四大名硯。古往今來,多少文人賞硯、愛硯、藏硯,甚至研究、參與到設計、雕刻硯臺。宋代文人對歙硯極其鍾愛,歐陽修有詩贊金星歙硯曰:「徽州硯石潤無聲,巧施雕琢鬼神驚。老夫喜得金星硯,雲山萬里未虛行。」黃庭堅在《硯山行》中贊歙硯:「不輕不燥稟天然,重實溫潤如君子。日輝燦燦飛金星,碧雲色奪端州紫。」蘇軾在《孔毅甫龍尾石硯銘》中贊歙硯:「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

第五單元:怡情雅趣—文房清供

文房清供是中國傳統文房輔助用具的泛稱,有筆洗、筆筒、筆架、墨盒、墨床、鎮紙、水盂、臂擱等。商周時期中國已有了玉質調色器,漢代出現了水盂、硯滴、筆格等。唐宋時期,隨著文化藝術的繁榮,文房輔助用具的品類逐漸增多。明清時期,文人雅士更加注重文具的裝飾性,並與筆、墨、紙、硯相映成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