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美術名作談人生】浩瀚無垠沐春風(中)

文/王瑋名 |2018.10.04
2248觀看次
字級

文/王瑋名

近來的社會新聞總令人難過,槍枝走火誤殺父親、父親虐待三歲幼兒、丈夫因要錢不得殺妻分屍!社會需要更多的正向能量,親情、友情、愛情都需要很大的正向基因及EQ,愛就是最大公約數。今天就談談兩位一生充滿正向「愛」的畫家故事。

〈祈禱的雙手〉是許多天主教或基督教家庭中都會懸掛的作品,簡單題材卻是那麼充滿希望的力量,然而,畫的背後則是一個充滿愛的親情故事。作者杜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為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德國藝術家,專精油畫、版畫、雕刻、藝術理論,父親是金匠,曾服務於匈牙利宮廷,後舉家移居德國紐倫堡。他從小與哥哥、父親學習金工藝術,圖是十三歲時的自畫像,表現亮眼,顯現出極高藝術天份。

好景不常!父親不久去世,兄弟二人皆很想繼續往藝術發展,想考藝術學校。但,總要有人工作賺錢維生和付學費,於是哥哥提議抽籤決定去留,結果杜勒抽到先去念書,杜勒果然不負眾望,幾年後以優異成績藝術學校畢業,並飛奔回家鄉,拿出作品與成績告訴母親和哥哥,很開心地告訴哥哥:「哥換你去追求夢想了!」

這時他的哥哥,伸出長繭的雙手說:「這幾年我做礦工,雙手僵硬已無法握筆及雕刻刀,你要繼續創作,光耀門楣。」杜勒雙眼含淚感謝!當晚,他經過哥哥房間,看見兄長雙手合十禱告的說:「感謝主!讓弟弟光榮返鄉,請保佑他藝術成就輝煌。」杜勒感動之餘,迅速以素描畫下哥哥祈禱的手!並告訴兄長:「我無法將完好的手還你,只能將這雙偉大的手展現給世人!」這件線條有力,生動描繪著小拇指彎曲、無名指甲斷裂、手指關節腫大的作品,見證一位偉大藝術家如何誕生,更訴說一個偉大雋永的親情故事。

杜勒是第一位到義大利遊學的德國藝術家,前後三次翻越阿爾卑斯山到義大利遊歷,熱衷木雕版畫及銅版畫,這對推動藝術作品及聖經很有幫助,有些藝術家也紛紛跟進,還出了許多藝術理論書籍,並設計了很特別的簽名,可以算是第一位有商標LOGO的藝術家,對後世影響極深。

二○○八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轟動全國的米勒特展,主角米勒的故事也是非常戲劇。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生於法國諾曼地近海邊鄉下,父親務農,篤信天主教,也是教堂教唱詩班的指揮,家中還有祖母、母親、他是長子,還有五位弟妹,因為是長子,家貧無法念書,從小就必須幫忙家務及牧牛羊,無意中表現出藝術天分,常在放羊時,以樹枝為筆、砂土為紙,畫風景、牛羊、人物。

十二歲時,一位從巴黎藝術大學來鄉下取景的美術教授看見他的砂畫,驚為天才,並告訴米勒的父親,願意帶米勒到巴黎學畫。但父親並沒有答應,原因米勒必須務農幫家務。米勒十九歲時,父親告訴他:弟妹已經長大了,他可以去學畫追求夢想。於是,他到鄰近都市習畫,不久父親病逝,他回家奔喪,告訴祖母他要回來撐起一家之計。但,祖母不准並告訴他:你年紀這麼大才習畫,這一定是神的旨意!

他只好回到畫室,二十三歲考上巴黎美術學院。畢業後因經濟壓力關係,他常畫裸女畫在畫廊賣畫維生,某次他故意在畫廊偷偷聆聽觀者評價,一人問:這米勒是誰啊!回答者:不就是專畫裸體畫的小畫家。米勒在旁聽了大為震驚失望:難道祖母說神的旨意,就是要我當裸體畫的小畫家!於是,他來到巴比松鄉下(直到六十一歲過世),不畏貧困專心一意地以中產階級、農民為題材作畫,雖過得不富裕,終獲「社會寫實主義田園大師」或「巴比松畫家」美譽。

米勒的田園作品其實不多,因為每件作品皆經過嚴謹構圖,最後那三十年,他大概只畫了八十餘幅作品。當時他的畫作引起的爭議及誤解很大,在那動盪時代的法國,若是把國家畫窮了,不僅不被學院沙龍欣賞,更不會被收藏,相反的,一些晚輩隨他畫農村,卻因畫了豐收或美化農村而受到歡迎。

他只好透過素描換點小錢,又常把食物留給六個小孩及妻子,自己挨餓,因而影響健康、視力,但他依然堅持描寫農村真實一面。如今流傳於世聲名大噪的作品卻很多,如:〈播種者〉、〈牧羊女〉、〈晚鐘〉(晚禱)而最有名的就是〈拾穗〉這件他四十三歲時的作品!

早在猶太王國時,國王就曾下命,稻麥田收割時,在太陽下山前留在田裡的麥穗,可共窮人撿拾。所以一些天主、基督教的地主會留下此美好傳統,圖中地平線處右邊有騎馬的地主,左邊有豐收的馬車麥穗及工人,前景三個婦女是主角,正在撿拾留在田中的麥穗,這些麥穗其實少到無法賣,只能糊口幾餐,卻是生活的小確幸。

圖中三人粗布厚衣,手因長期耕作而略顯粗大,一般美術史解釋為一家人,最右邊彎不下腰的是祖母,最左邊因年輕怕曬,所以藍頭巾必須包住脖子,中間當然是媽媽了,因為身為母親,疼愛女兒,尊敬婆婆,所有撿拾的麥穗全部由她負責裝袋,這就是偉大的母愛啊!而光線就在三人正前方,表示生活依然充滿希望,此作布局四平八穩,遠近空間描繪精準,色澤統調而溫馨,主題明確,是幅令人再三感動的名作。

近日名歌星費玉清宣布明年封麥,原因父母雙逝,他說:「沒有了他們的關注分享,絢麗的舞台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對照今天兩則故事,一個偉大哥哥、一個偉大祖母,還有畫中偉大的母親,顯示著親情無價,是與生俱來的關係,是血濃於水無法切割、無法用金錢衡量,當人們有親情關愛,精神有強力後盾、鼓勵與掌聲,必能闖出一番事業與美好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