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報恩寺 六觀音像亮相

 |2018.09.17
5049觀看次
字級
馬頭觀音立像。圖/東京國立博物館提供
圖/圖/東京國立博物館提供
快慶等作品、日本重要文化財產的釋迦如來坐像(中)以及十大弟子立像。圖/東京國立博物館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報恩寺,又名千本釋迦堂,是位於日本京都上京區的一座鐮倉時代古寺,創建年代具體可追溯至安貞元年(一二二七年)。

鐮倉時代,幾位赫赫有名的佛教雕塑巨匠橫空出世──運慶、快慶、湛慶、定慶……他們所屬的僧團一般會在名字中用「慶」字,於是被統稱為「慶派」。

大報恩寺,因藏有諸多日本慶派創作佛像而聞名,在十月二日至十二月九日,該寺內的眾多精美造像將集中亮相東京國立博物館,以此拉開二○二○年建寺八百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序幕。

本次展品中,有快慶創作的佛陀十大弟子立像,快慶弟子行快所作的釋迦如來坐像,以及定慶做所的六觀音菩薩像。其中,釋迦如來坐像為首次對外公開。

不過,除了眾造像珍品,大報恩寺的本堂也不得不提。作為京都眾建築中的頂級元老,日本中世為數不多的建築之一,它被指定為國寶。

鐮倉時代 釋迦信仰蓬勃

平安時代末期,隨著日本天皇制的沒落,武士階層的崛起,佛教在日本發展逐漸開始下坡。源平合戰,源氏和平氏家族的連綿戰火,亦將東大寺的大佛也一並毀滅。

鐮倉時代初期,大報恩寺初建,時人曾感慨,佛法早已沒落。佛經教義已失去魅力,佛弟子中也未出現出類拔萃者。如此歷史背景下,重回佛陀教誨的釋迦信仰,開始在民間蓬勃發展起來。

僧人義空創建大報恩寺,寺內供奉的主佛即為釋迦如來。尊崇釋尊在世間說法的神聖地位,大報恩寺為佛法沒落時代的人們,提供了一處心靈綠洲。

快慶所創作的佛陀十大弟子立像,各弟子面目神態皆不同,體現著一定的印度、西域特徵。佛像風格整體偏寫實,有貧苦、衣不蔽體者,亦有富貴、雍容華貴者,身軀、衣裳的刻化細緻入微,如若真人站立面前,栩栩如生,淋漓盡致。

定慶所作的六觀音菩薩像,有聖觀音(地獄道)、千手觀音(餓鬼道)、馬頭觀音(畜生道)、十一面觀音(修羅道)、準提觀音(人道)和如意輪觀音(天道),身高皆一點八公尺左右,體現著六道輪迴的理念。

佛教寺院中,本尊為觀音者不占少數,但密教六觀音同時供奉且為同一僧匠所雕刻者,世間怕唯有大報恩寺了。

相比其他神佛,提起觀音,人們心中都油然而生幾分親近。定慶所作六觀音中,除馬頭觀音露出獠牙,略顯威嚴之外,其餘五尊皆面容柔和、慈悲。每尊的髮型、手勢、衣著都各不相同,雕工繁復精美,體現著非凡的技藝。六尊觀音,在日本中世時期同類造像中,是唯一完整保存原始光環和底座的。

佛像入世 人們精神寄託

據準提觀音像內遺藏文獻所示,此組群像為定慶於一二二四年所作,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到鐮倉時代初期,慶派的首要代表為運慶。定慶認真學習運慶的風格,注重對佛像具體部位的精雕細琢,是後運慶時代最傑出的佛像雕刻大師之一。

從觀音像精緻的頭飾、柔軟飄飛的衣帶,都可以看出這一點。祂們給人以生動且確確實實的入世感,在佛法沒落時代,也許恰好為需要之人提供了寶貴的精神寄託。

京都,一個從古至今飽嘗戰亂之地,又經歷了明治初期的滅法運動。如今這釋迦坐像、十大弟子像以及六觀音像能完美保存下來,著實令人唏噓感慨。

保存稀世佳作的大報恩寺,深藏於大片居民區內。如今,諸天神佛走出大隱,走進人聲鼎沸的國立博物館,讓更多的人能沐浴佛陀智慧,領略鐮倉時代獨屬於慶派的絕世藝術魅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