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江浙名城(10)紹興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12.29
1400觀看次
字級
昔日的紹興古城牆:民國時期,紹興古城墎殘破頹圮,牆腳斷垣殘壁,蔓草叢生,下方水道有居民划著舢舨輕舟,穿梭重重水門的景象;城壁上還張掛著「紹興大善橋北首天成布號」、「紹城天祥布莊」等廣告招牌。紹興城最早於越王勾踐時期所建,范蠡在此築城,俗謂「蠡城」;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東浦岸上的酒甕堆:紹興東浦鎮位鑒湖之北,地勢平坦、水道縱橫,有「水鄉」、「橋鄉」、「酒鄉」之美稱,人民多造酒維生,東晉末年即有聚落,兩宋時期一度興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紹興酒的貯藏:釀酒坊的院子中,美酒入罈後,以泥頭進行封罈,一排排整齊陳列著,有簡單的棚架用以遮風避雨和防止陽光曝曬,香醇的紹興酒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陳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紹興酒的封罈:釀酒坊的院子一角,釀酒師傅正以河 泥封罈。紹興酒的製作工序依循古法,十分講究,當 美酒裝罈後,罈口覆以荷葉,使用荷葉紮酒罈,可增 加酒之清香,並蓋上素燒的陶皿「燈盞頭」,再以竹 皮包覆,用竹篾紮緊,進行封泥。紹興酒在封泥前, 都會將酒坊的牌號、生產時間、配方、蓋印的註冊商 標等,寫在紙片上,置於燈盞頭上。罈壁或泥頭上也 會有圓形或方形印牌,以示區別。
酒庫釀酒即景:酒庫中的釀酒師傅們操作著每一道傳統工序,一絲不苟。由於配料和釀造方式不同,製成的紹興酒品種多樣,各具特色。左側酒罈上有「狀元紅」字樣,昔日紹興人家誕生嬰孩時,會將一罈花雕埋於地下,生女孩稱「女兒紅」,若生男孩則稱作「狀元紅」,乃是為期許他長大後飽讀詩書,高中狀元,待其回家報喜時,開老酒歡慶。後來,「狀元紅」跟「女兒紅」則多用在兒女婚慶之時。
紹興酒的貯藏:釀酒坊的院子中,美酒入罈後,以泥頭進行封罈,一排排整齊陳列著,有簡單的棚架用以遮風避雨和防止陽光曝曬,香醇的紹興酒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陳貯。酒不醉人人自醉,看著這幅景象,彷彿能從照片上聞到這些陳年佳釀的氤氳氣息!
紹興大禹陵:大禹陵位紹興會 稽山麓,古稱禹穴,是紀念上 古治水英雄大禹的陵墓。「大 禹陵」碑是明嘉靖年間紹興知 府南大吉所立,碑上建亭。大 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 入的佳話,千百年來人們傳頌 。《越絕書》記載:「禹始也 ,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 ,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 更名茅山曰會稽。」1950年代 ,碑石斷裂,後來重修此碑, 然而裂痕猶在,此張照片是碑 石尚完好的原貌,珍貴無比!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自古騷人墨客與酒的纏綿總是難以割捨,無論詩情與畫意,文人的靈感往往在杯中物的助興之下源源不絕!

永和9年(353)三月初,書聖王羲之與當時的名士謝安、孫綽等人於會稽山陰蘭亭修稧,曲水流觴,即興賦詩暢敘幽情,並乘酒興寫下膾炙人口的〈蘭亭集序〉,全文三百餘字,其中二十多個「之」字,無一雷同,各具風采。然而酒醒之後,羲之複書多次,終究不得酒酣之時的韻味。

會稽山陰是紹興的古稱,此地建城的歷史可上溯春秋時期,原為越國都城。東漢時期興建山陰水利,大規模圍堤築湖,從而形成鑒湖,匯引會稽山的山泉,俗話說「水為酒之血」,豐沛優質的山泉提高了紹興一帶的釀酒品質。

唐宋以來,此地酒肆林立,出身當地的南宋詩人陸游,獨鍾紹興酒,曾云「城中酒墟千百家,平時酒價賤如水」、「傾家釀酒三千石」,可見當時紹興酒業的蓬勃。

明清以來,大釀坊陸續出現,品種、銷路的多樣化,使釀酒規模更上層樓。近代至民國時期,紹興酒已馳名中外,就連著名的秋瑾、魯迅、朱自清、豐子愷等人,都是紹興老酒的忠實愛好者。紹興酒儼然成為當地的名片一般,一杯酒,訴說著一城的故事!

紹興城的歷史彷彿伴隨著紹興酒的興起而同步,然而,千古名城的悠久歷史,也留下了許多豐富的人文景觀。民國時期的紹興,有著江浙水鄉的秀麗風光,水道遍布,古橋眾多,輕舟遊覽,令人感受到濃濃古意,空氣中猶若充盈了佳釀的香氣,陣陣醉人心神。

「水鄉」、「橋鄉」、「酒鄉」,無論是哪個代稱,都難以一語概括此地的特色,但這些美名也都為紹興的地方色彩添上了無比浪漫的情懷。

昔日的紹興古城牆:民國時期,紹興古城墎殘破頹圮,牆腳斷垣殘壁,蔓草叢生,下方水道有居民划著舢舨輕舟,穿梭重重水門的景象;城壁上還張掛著「紹興大善橋北首天成布號」、「紹城天祥布莊」等廣告招牌。紹興城最早於越王勾踐時期所建,范蠡在此築城,俗謂「蠡城」;紹興城在抗戰後拆除,照片中還留有尚未拆除前的古城影像,彌足珍貴!

東浦岸上的酒甕堆:紹興東浦鎮位鑒湖之北,地勢平坦、水道縱橫,有「水鄉」、「橋鄉」、「酒鄉」之美稱,人民多造酒維生,東晉末年即有聚落,兩宋時期一度興盛。水陸兩岸上的民居處,陳列著井然有序的酒甕,東浦釀酒歷史悠久,是出產紹興酒的著名古鎮,人們口耳相傳著:「越酒聞天下,東浦酒最佳」、「紹興老酒出東浦」。

紹興酒的貯藏:釀酒坊的院子中,美酒入罈後,以泥頭進行封罈,一排排整齊陳列著,有簡單的棚架用以遮風避雨和防止陽光曝曬,香醇的紹興酒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陳貯。酒不醉人人自醉,看著這幅景象,彷彿能從照片上聞到這些陳年佳釀的氤氳氣息!

紹興酒的封罈:釀酒坊的院子一角,釀酒師傅正以河泥封罈。紹興酒的製作工序依循古法,十分講究,當美酒裝罈後,罈口覆以荷葉,使用荷葉紮酒罈,可增加酒之清香,並蓋上素燒的陶皿「燈盞頭」,再以竹皮包覆,用竹篾紮緊,進行封泥。紹興酒在封泥前,都會將酒坊的牌號、生產時間、配方、蓋印的註冊商標等,寫在紙片上,置於燈盞頭上。罈壁或泥頭上也會有圓形或方形印牌,以示區別。

酒庫釀酒即景:酒庫中的釀酒師傅們操作著每一道傳統工序,一絲不苟。由於配料和釀造方式不同,製成的紹興酒品種多樣,各具特色。左側酒罈上有「狀元紅」字樣,昔日紹興人家誕生嬰孩時,會將一罈花雕埋於地下,生女孩稱「女兒紅」,若生男孩則稱作「狀元紅」,乃是為期許他長大後飽讀詩書,高中狀元,待其回家報喜時,開老酒歡慶。後來,「狀元紅」跟「女兒紅」則多用在兒女婚慶之時。

紹興大禹陵:大禹陵位紹興會稽山麓,古稱禹穴,是紀念上古治水英雄大禹的陵墓。「大禹陵」碑是明嘉靖年間紹興知府南大吉所立,碑上建亭。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千百年來人們傳頌。《越絕書》記載:「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1950年代,碑石斷裂,後來重修此碑,然而裂痕猶在,此張照片是碑石尚完好的原貌,珍貴無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