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自行車道 汽機車請勿入

蔡仁榮(高雄市/教師) |2007.05.27
468觀看次
字級

交通部基於能源、環保和交通需求的考量,將研議推廣自行車當短程交通工具之可能性。面對生態議題,台灣取法先進國家值得肯定,但鐵馬要在都市叢林中暢行,民眾得先改變心態才行!

現代人處於「高油價、高耗能、高空污」的「三高」社會中,自行車確實是兼具環保與健身的交通工具。但不容諱言的,主客觀條件的欠缺,卻常令單車騎士們望而卻步。諸如污濁的空氣,讓騎士們呼吸困難,簡直活受罪;坑疤的路面,左閃右閃宛若參加「障礙賽」。尤其,台灣機車密度冠於全球,除非「減機車、設專道」,不然,混用的機、踏車道,只會迫使單車族在夾縫中生存,顯見大環境對單車族的尊重是不足的!有鑑於此,部分縣市政府多以「休閒導向」單獨設置自行車道。如高雄市政府設置了五條串連都會、景點及郊區共一百零九點五公里的休閒專用道,提供市民親子漫遊、運動健身的場所,頗獲好評,但部分汽、機車駕駛人選擇性的遵守交通規則,卻常令人興致大減!

筆者每逢交通號誌「由紅轉綠」,總得先讓車道已是「紅燈高掛」的用路大哥們「闖」個方便,心情盪到谷底不說,還得遭受白眼。這般落後且霸道的文化,不僅險象環生,損人不利己,更壓縮單車行的樂趣。也許,單車行不是夢,但民眾尊重、守法的良心得先清醒才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