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作法 造福鐵馬族

陳招池(苗栗頭份/國小校長) |2007.05.27
232觀看次
字級

自行車是我國四、五十年代的主要交通工具,解決中、短程交通問題,直到六十年代工商業發達,才被「吃油」的汽、機車所取代,雖然交通便捷許多,但也付出空氣污染及大氣暖化的慘痛代價。正本清源,政府應扮演鼓勵騎自行車政策的推手,從車道的改善上開始設計,包括動線的規畫、周邊環境的綠美化,讓騎車族有個安全、舒適的道路好使用,其做法分述如下:

(一)倘若有自行車專用車道,人人都喜歡騎腳踏車上路,不但運動人口增加,還大大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二)快車道擺中央,自行車道立兩旁:目前都會區的道路規畫,都已符合這種樣態,只要周邊稍做改善,標示出使用的車種,就能馬上執行,根本不需要大刀闊斧去改造。至於新興都市或社區道路,在規畫送審時,政府就應利用公權力要求承包廠商設計自行車道,否則事後再來修改,恐怕困難度更高。

(三)嚴格管制車種分道:這些年來,我們的社會發展太過自由,以致曲解民主的真諦,視法治為無物,從上到下違規犯紀,在所不辭。前文已提過騎自行車上路最擔心被大車碰撞,因此規畫出道路分流,更要嚴格管制道路的使用權,否則一些不守法的駕駛司機,有可能闖入自行車道,有違原先設計上的構想和造福自行車族的美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