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江浙名城(8)杭州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12.15
1348觀看次
字級
斷橋殘雪:西湖十景之一,登上橋頭遠盼,可將西湖浩瀚山水盡覽眼底。明代詩人範景文詩中曾有:「湖邊多少遊觀者,半在斷橋煙雨間。」足見斷橋美景之魅力!瑞雪初霽陽光出現時,橋上冰雪消融,兩側橋端依然被皚皚白雪覆蓋,若隱若現,拱橋露出灰色的橋面,遠望雪殘橋斷,故而得此美名。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白堤春望:白堤原名「白沙堤」,因昔日以白沙鋪地得名。堤上芳草如茵,長道平直,堤上分別植垂柳、碧桃,春天是觀賞白堤的最佳季節,為「西湖三堤」之一。唐朝即稱白沙堤,宋代稱孤山路,明代則謂十錦塘;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有所謂「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
平湖秋月:為西湖十景之首,康熙南巡時,御題立碑建樓亭。由樓前平台瞭望,遠山近水,一派遼闊,輕舟點點,臨湖賞月,雅興至極。清代《西湖志》中稱此地可「據全湖之勝」;宋代王洧也曾作〈平湖秋月〉:「萬頃寒光一席鋪,冰輪行處片雲無。鷲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雷峰夕照:雷峰塔原建於十世紀,因位夕照山的雷峰頂而 得名,磚石內心,外建有木構樓廊,五層八面皆刻有《華嚴 經》。夕陽西下的餘暉照著莊嚴高聳的雷峰塔,清波蕩漾的 湖色相襯,風景絕妙!北宋詩人林和靖作有〈中峰詩〉:「 中峰一徑分,盤折上幽雲,夕照前村見,秋濤隔嶺聞。」《 白蛇傳》中,白素貞被法海和尚鎮壓之處,即以雷峰塔為背 景;如今,原塔已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雷峰塔,愛恨 情仇的故事,則流傳於人們的軼聞佳話。
岳武穆墓:此墓乃為紀念及祭祀南宋時期民族英雄岳飛,武 穆為其諡號。墓體呈圓形,墓碑上有「宋岳鄂王墓」字樣, 旁邊則有其子岳雲之墓。墓道兩側有明代的文武俑,墓闕後 方兩側有秦檜等四人的鑄像,呈跪姿供人唾駡。元代書家趙 孟頫曾作有〈岳鄂王墓〉:「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 獸危。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 ,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花港觀魚:西湖十景之一,位蘇堤南段西側,與雷峰塔、淨 慈寺隔蘇堤相望。清末以後,因年久失修,景色漸凋敝,圖 中方塘處碧草叢生。相傳花港觀魚的石碑為乾隆皇帝南巡江 南時所御題,魚字下方原四點,意為火,但乾隆將其改成三 點,意為水,呼應此處地理環境。乾隆曾作詩讚詠此地風光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 底須秋水悟南華。」
韜光觀海: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韜光寺位於杭州北高峰, 有著清幽恬靜的自然景觀,石階層遞,竹林漫山,地處高曠 ,寺內的觀海樓為觀賞海景的絕佳之處。寺廟始建於唐穆宗 長慶年間,為佛教聖地。《西湖志》曾載:「上至寺頂,有 石樓方丈,正對錢塘江,盡處即海,洪濤浩渺,與天相接, 十洲三山如在目睫。」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經歷代人們口耳相傳,標榜著杭州西湖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人間天堂。宋皇室遷都於此,命名臨安。文豪蘇東坡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將西湖比作西施,西湖之美令人恍如置身世外桃源的仙境!

南宋開始的「西湖十景」,經文人墨客的渲染,千年傳唱。它們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雙峰插雲」、「花港觀魚」以及「柳浪聞鶯」等,經常作為詩書畫的題材。

元明以後,文人們更加重視遊覽山水的賦閒意趣,他們在覽勝之餘,發現更多樣的山水景觀,在原有十景基礎上,取代或者納入新的景觀,十景因而數次變動。清代西湖疏浚,雍正年間十景變成十八景,乾隆下江南,題詞賦詩,十八景又追增至二十四景。到當代,西湖勝景的評選和定義仍不斷改變,隨著觀光產業的發達,遊客們遠從各地慕名而來,只為一睹西湖的迷人風采。

無論如何,歷代文人們共同發揮創意,別出心裁,發展出對地方景致的認同,並藉由文藝表現,一同形塑出全中國人民的時代記憶。西湖一地,勝景風光明媚,但幾經時代更替,詩人或畫家們眼中所見的景致,如今也多有變化。但是,無論西湖景色如何變動,真正觸動人心的仍然是那些帶著傳奇典故的地方,如小說《白蛇傳》裡作為故事背景的斷橋、雷峰塔等;淒美的愛情故事或者神怪傳說,往往撩撥人們心弦,對這些景物生發共鳴!

民國時期,杭州地方照相館常以西湖美景為題材,用專業相機拍攝,裝幀成冊,有些還用毛筆寫下典雅的圖說,作為收藏玩賞之用,為當時文化人的休閒生活添增了豐富的內容。今日觀之,西湖美景重現,更感歡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