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姪養蚯蚓 耕種免農藥護食安

 |2017.11.21
1534觀看次
字級
屏東縣崁頂鄉王志皓(左一)、王毅傑(左二)和王文玲(右一)姑姪三人,投入蚓培材行業。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食安危機層出不窮,種植無農藥蔬菜成為農民的課題。在屏東縣崁頂鄉有姑姪三人組,他們請來「蚯蚓」幫忙,用蚓培材(蚯蚓糞)作為肥料,用最天然的方式來改善農地土壤,能有效抑制土壤病害,讓農作物減少使用農藥。

成千上萬的蚯蚓在土堆裡爬上爬下,許多人不敢靠近,但王志皓與弟弟王毅傑和王文玲姑姪三人卻愛不釋手,賣蚓培材的想法來自二十七歲的王志皓,由於家中務農,爺爺父親都使用農藥,王志皓一直有想法希望農作物可以不使用農藥,在食安問題中思索,他看到了商機。

去年,王志皓從軍中退伍,他向姑姑王文玲提議養蚯蚓賣蚓培材,在鋁門窗業工作二十多年的王文玲也正好工作遇到瓶頸,於是毅然投入養蚯蚓的行業,四十九歲的王文玲說,從小在農村長大,小時候田間常見的蚯蚓已不見蹤跡,聽長輩提到農田肥不肥沃,就看蚯蚓多不多就能判斷。

王志皓說,一開始在技術上不是很熟悉,對於蚯蚓的食物及蚓糞發酵的掌握不好,曾經一整箱的蚯蚓死光光,後來,前往北部請教專家,並到農業大學上課,掌握技術後,已有不錯的成果。

王志皓說,養蚯蚓是利用牛糞或有機農業廢棄物當蚯蚓的食物,大約一個月到四十五天就可「採收」蚯蚓的糞便,「蚓培材」可改良土質,促進植物生長,產生大量益生菌,還能有效抑制土壤病害。

姑姪三人在家附近另外租了一塊二分地養蚯蚓,同時利用自己培養的蚓培材種植地瓜葉、蝶豆花和洛神。

王志皓以自家種的蝶豆花為例,施用蚓培材後,植株健康強壯,比沒施用多收二到三成。用蚓培材種植的洛神花,同樣沒使用農藥,熬製成洛神花茶販售,相當受歡迎,目前蚓培材還在投資當中,但每個月蚓培材及洛神花茶的收入就有十多萬元。

王家養蚯蚓的規模目前屏東縣最大,養了幾十萬隻蚯蚓,他們除了在網路上販售蚓培材外,也跑小農市集展售,認識一些小農,再經由介紹拓展客戶。王志皓說,台灣賣蚓培材農戶不多,最大農戶在北部,屏東多數是小規模養,他們則是專業生產。

也一起投入的王毅傑,晚上在超商上班,利用下班時間幫忙翻土、耕作、產品寄送和行銷通路,姑姪三人說,為了土地生態而走向務農是他們的初衷,希望能為食安盡一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