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居家挑戰多 回家善終好難

 |2017.10.16
3139觀看次
字級
萬芳醫院安寧團隊為生命末期的病人布置告別式會場,讓他留下美好回憶。圖/萬芳醫院提供

【本報台北訊】「癌末的李先生,一直想回家,但怕妻子會有壓力,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都等不到回家的那一天。」想在家中善終,是許多生命末期病人的心願,但為何推廣有難度?病人家屬受限居住型態、安寧居家醫護人力缺乏、醫院視為賠錢貨等因素,「好好說再見」安寧居家療護仍有許多挑戰待克服。

四個月大的小潔先天心臟功能不全,出生以來在各大醫院治療,從未回到家,因生命已到末期,她的媽媽想讓她回家,並在回家前讓她受洗。

萬芳醫院安寧專責小組護理長魯啟玉回憶,原定隔兩天就能出院,安寧團隊在小潔家裡架設維生設備,呼吸照護師在旁嚴陣以待,但小潔在受洗儀式的當天就去世,終究沒回到家。這也是他們服務過年齡最小的個案。

健保署一九九六年起,陸續推動安寧居家、安寧住院、安寧共同照護給付模式,根據一○五年的統計,安寧住院一萬兩千八百四十四人,安寧共同照護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三人,安寧居家僅八千八百九十五人,顯示國內安寧療護仍以住院病人為大宗。

照護不易人力缺 推展絆腳石

在都市中因多住公寓大廈、家庭結構、怕鄰居閒語、影響房價、租屋限制、家屬心理壓力等因素,推廣安寧居家並不容易。樂山教養院院長張嘉芳觀察,都市人的居住型態不允許,公寓沒有電梯,就算有電梯,也不一定有貨梯。

「若是安寧居家在宅死亡如何處理?」光是這點,就讓很多家庭打退堂鼓,張嘉芳說,現代家庭結構多是雙薪小家庭,若是要接生命末期的家人回家善終,就算其中一人辭職,恐怕也無法負擔照顧責任,住進安寧病房,有醫院的設備、人力支持,對家屬而言較安心。

安寧居家護理師承受壓力大、人力青黃不接,也成為推動安寧居家的隱憂。萬芳醫院安寧居家護理師王曉紋說,每天經手生命的流逝,需要良好的緊急應變能力。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說,安寧居家團隊要教會家屬照護病人、判別病人是否進入臨終階段、提供瀕死前密集照顧、病人往生後家屬的悲傷輔導等,確實挑戰很大,不只要有執照,還要有心。

恩主公醫院的神經內科醫師陳榮基認為,有意往安寧居家發展的護理師本來就少,更需要醫院支持。安寧居家療護訪視,醫護人員、義工一去就是幾個小時,要是醫院經營者覺得不划算,就不會花太多心力在這個領域。

黃勝堅說,台灣的健保給付居家訪視的費用,僅有日本的三分之一,或許提高誘因,可讓更多人加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