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亞熱帶

文/PM |2017.07.25
2139觀看次
字級

文/PM

◎人生自有節氣

我們都不會自覺,總有一時或一個片刻,自己忽而就隨生活的驟風飄離枝幹,盲目地在半空的暈眩中旋轉,因為早初我們的人生都強壯地生長在枝頭上,即使再怎樣不著邊際,我們終究結實地連接在嫩枝的頂端。我們在滿樹的花與葉間嘻笑怒罵,彷彿孕育我們的樹,恆常於亞熱帶柔軟的暖風中,任憑我們天真地怒放永遠的燦爛。

然而,風會吹、梅雨是要來的,不情願目睹氣象的我們,甚至拒絕相信亞熱帶也有節氣。於是中午的風吹起時,才剛感受到枝梗的鬆動,傍晚我已在雨幕間脫落。

其實從枝頭墜落泥濘的時空極短,然而在滿地濺起的雨水中仰望,一切卻像是多年前的曾經。這種對時空的幻覺、以及緊貼泥濘的黏著,讓這短短的距離成為無法置信的遙遠。

我的朋友,你能夠從我飄落後的寡於言語,明白我對你的言不由衷嗎?我們隔著這點距離笑著、聊著,然而一如以往的話語,其實早已各有不同的涵義。我很清楚離枝的生活,只能期待日後自己的腐植質,足以孕育另一樹又另一樹的新生;以這單薄的願望,等待自己在雨後風乾,漸次風化成微細、又更微細的碎末,在風與風之間撒開來。就像曾經孕育我的滋養,落入一切飢餓的空隙,遍地長養無數開滿枝頭的花與葉,彷彿支持他們青春的樹,已足夠他們天真地怒放,而亞熱帶四季永遠溫潤柔軟、陽光恆常耀眼燦爛。

◎十七歲何以寂寞

有時會聽同為男子的友人誇口年輕時的「叛逆」,然而「叛逆」這個情狀背後,就包含不識好歹的實意。如同許多年輕人喜愛的「反骨」一詞,都有處世智慧缺乏的貶義。

平心而論,不識好歹、缺乏處世智慧,究竟有什麼好誇口的呢?男人、尤其是年輕人為何拿來炫耀?雖然我也這樣做過,卻只模模糊糊記得當時覺著有趣、儘管始終不得其解。或許行事或言論上的特立獨行、人格上的同中求異,讓「叛逆」與「反骨」,獲選為年輕人追求獨立人格的標籤,然而,如此這般,人格就當真獨立了嗎?

寂寞才是真的吧!這般背離人性的青春,當然就被迫擁抱一個「寂寞的十七歲」。雖說人間的得與失向來微妙,但自絕於人性之外,只會從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鬆脫。畢竟天真而真誠的友誼,多半是唯有年輕,方能無償擁有的。

◎別開自己玩笑

為生活的雜亂下定決心、立定目標,是人生永遠的必需。然而人們多半不會意識到,決心是「為自己的思考與行為訂下規則」,說細了就是:自從立定決心之後,從事某些事情時,心中就只能考慮某些重點,其餘皆無能顧及。而下了決心所要達成的目標呢?無非就是「我只要這樣東西」,挑明的說就是:除了自己決心想要的成果、以及達到成果該做的事情外,其餘的利害關係都不在衡量之內,直到目標圓滿為止。

年輕時我也有很多決心與目標,而遇上挫折又立刻有了另一個決心與目標,這樣平白疲勞多年之後,我才懂得決心要下得適性而謹慎,目標也要簡單而明確了。因為懷抱決心與目標後,有很多東西就不能盡數兜在臂彎裡,這個也要、那樣也捨不得。畢竟下定那麼多決心、又三三兩兩立定目標,顧此失彼,豈不等於既無決心、也沒有任何目標嗎?

所以,別開自己玩笑了,若還下不了決心,就讓自己愉悅度日,以清淨之心遍覽生活,清楚辨認大環境與周遭的雜錯與秩序,將世間法牢牢握入自己手中。因為這是入世之智的了了分明,待來日善盡為人之責、能夠輕鬆挑起重責與瑣務時,那般的決心與目標,才會每一個都真切在心、每一樣都足以把握在手上的。

◎因為孤獨使人豁然

群體互動的情緒、情感與熱絡,雖然讓我們飽嘗人間的溫潤,卻同時也長養我們認知上的惰性,不自覺地對人事物失去清醒的判斷。這便是禪法要我們不執著空與有、不以二分法判定世事的緣故,也是《金剛經》中,「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等經句,最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時刻。

我們總會在機緣和合時暫離人群、脫去塵勞,在充滿契機的短暫中,滌清自己的感受與思維,從人云亦云的混亂間安靜下來。這時我們的智慧,才是最接近我們雙眼的時刻。在這樣明淨的視線與思維中,我們眼裡所見、心中所思才會是真知灼見。

因此,請別畏懼必要的孤獨,因為人間的情與智,並非只在街頭巷弄間。不離人群也不閃避孤獨的生活,就如同地球上有個適合人類居住的亞熱帶。群體生活是春夏的暖熱、而獨自靜思是秋冬井然的秩序。因為亞熱帶的暑熱與寒涼,都適合性靈的生動、也善待人類敏感的體溫,既利於活絡生機、也適合調養生息。

◎生活的折射

生活的氣象,不會總在預期之中;再熟悉的人,也不會有固著不變的表情。我們的每一天,就穿梭在這些冷暖與情緒之間,因而我們的心境、我們的外顯,也經常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別人看得分明、我們卻始終不在鏡像之前。

強調自律性的文明生活,其中的繁複並非來自人性的雜亂,比作人性間的相互「折射」,反而更為貼切。在這樣一天接續一天、微細的、稍嫌疲乏的勞頓間,我們的情緒與思維一時漂浮、一時低沉。而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疲勞了。

獨處之所以能夠沉澱混濁的情智,正是由於在獨自一人的時空中,我們除了這些情緒與勞倦之外,更有安頓生活的「私時空」,在這個小小的私人時空裡,時間與空間都是自己的,足以讓我們在生活的周旋之餘,安靜地休憩。

在這個獨處的、無需回應與對立的私人時空中,人我之間的存在形態格外明朗與清晰。憤怒顯得滑稽,智性才是我們自然而自發的探索。所以在生活雜亂的折射、相對的紛擾間,最重要的是對獨處的學習與練習,嫻熟於獨處的技巧,讓生活的雜穢沉澱到生命腳下。即使獨處時一事無為、單單落實情境的淨化,都有助於面對接續而來的挑戰。而這般心性的清淨、活化與秩序的安頓,也就讓我們的身心得以鬆綁,飽嘗生命的苦中猶甜、餘韻醇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