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真義 供養

文/星雲大師 |2017.07.15
3106觀看次
字級
敦煌壁畫——供養人。圖/世界佛教美術圖典
信眾穿上各國服裝,虔敬向諸佛菩薩獻上十供養。圖/資料照片
大眾進齋堂用餐前,會先敲擊魚梆和雲板,做為號令。

文/星雲大師

佛教的供養有好多種類,比方說,我們對佛有十供養,即: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對於法,也有不同的供養,例如佛經,手捧胸前、舉經齊眉、恭敬禮拜,甚至於把佛經頂戴奉行,這都是對法的供養。或者大藏經,你看經、閱藏是追求真理,也是在供養法寶。佛經裡面不是也提到,對於經典你能夠讚歎、起信、尊重、披讀、宣揚,都是對法的供養。對於僧,出家人一樣也有四供養,所謂飲食、衣服、臥具、湯藥。

原始佛教的僧團,生活簡單,比丘需要吃飯,他來托鉢,我供養他;他需要衣服、袈裟、三衣,我供養他;他需要鉢、需要坐具、需要臥具,就是日常生活所需,我都能供養,這就是對三寶的供養。

另外,你想要拜師父,不是說送一個紅包,就叫做供養。這一個送紅包的習慣,對佛門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利弊很難說。其實,在佛法裡,真正的供養是身、口、意三業的供養。例如念佛,我身體在禮拜,我口頭在稱念,我心裡在憶念,這就是身、口、意三業的供養。

再有,我拜你做師父、到你這個常住來,我發願「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給龍天」;我要用三業供養常住。今後說話一定讚歎常住、讚歎師長、讚歎前輩、讚歎同修、讚歎信徒,我要修口供養;我要做行堂,我要做典座,我要每天上燈、關門、掃地、清潔,就像儒家也有「有酒食先生饌,有事弟子服其勞。」要為師長、大眾服務,這叫身供養。身、口供養以外,心裡對人也要有恭敬心,尊敬這位學長,他字寫得很好;那位同學很會說法;那位師父念佛的聲音好聽;那位長老實在對常住非常的忠心。

對於每一個跟隨我的大眾,我都要經常讚歎他們的所長,用我的身、口、意不斷的供養。供養,就等於你給人,當然,人家也會回饋給你,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

自他無別 施受平等

如同現在講布施,在佛法裡「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我說佛法給你聽,你用金錢、物質供養給常住,我們彼此的功德都是一樣的,施者、受者同等功德。雖然我是布施的人,你是接受的人,但是我不可以存有一個觀念:「你要感謝我!」真正以佛法的布施,我給人家東西,我還要向他謝謝。

這就等於我們到寺院裡打齋供眾,我要拜齋,感謝大家來接受我的供養。一般的人會覺得奇怪,我出了錢,你吃我的飯,你不跟我說謝謝,還要叫我跟你們磕頭禮拜、謝謝,這是不是有一點不大合乎情理?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就拿世間法來說,我們請客,張先生、王先生,這位長官、那個領導,到我家裡來吃飯了,我不但歡迎、接待,吃過了以後,還要感謝各位的光臨,增加我的榮寵;我請他吃過飯以後,我還要感謝他。

所以在佛門裡面做功德,沒有自己個人,所有表現都是一體平等,有彼此的關係。你吃了人家的,你也要對別人有一種感謝;我請人家來吃了,我對他也要有感謝。所以感謝來、感謝去,感動來、感動去,你來我往,我往你來,都是一體、都是平等;等於我們現在說的「彼此、彼此」一樣的意思。所以自他無別,施受平等,這是供養的意義。

把己所有 給人歡喜

如果要修供養,最好的方式,比方說,眼睛做好事,我眼睛朝你看,行注目禮;佛像也不一定要拜,瞻仰也是一種禮貌,也是供養;我們繞寶塔三匝、繞佛幾周,這都是恭敬,都是供養。

所以恭敬、供養倒不一定完全是在形相上的合掌、問訊、禮拜,主要的還是你心裡的信仰、心裡的恭敬、心裡的清淨,這也是修行。

供養不僅只是給人家而已,實際的利益是自己獲得功德。所以佛教講究供養,就是把自己的所知、所有,能可以給別人歡喜。而佛光山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也可說是四供養。

過堂

在叢林裡面,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止間特別注重威儀。平時上殿要排班,吃飯要過堂,舉止進退皆有規矩,在在都要學習。但是一般人心裡會想:「都幾十歲的人了,還不會走路嗎?吃了幾十年的飯了,還不會吃飯嗎?」這是因為不了解寺院的規矩,才會口出此言。

寺院不同於俗家,在寺院中,一舉一動都是修行,走路、吃飯、睡覺都可以參禪,這其中都有很深妙的解脫境界。理學家程頤有一次到佛門,看見大眾排班進齋堂用餐,隊伍魚貫而入後,大歎:「三代威儀,盡在是矣!」可以說,佛門裡行立坐臥間,無一不是修行。所以,到了寺院,你會感到自己確實是不會走路、不會吃飯;身心受到欲望、妄想的束縛,積年累月成了習慣,確實需要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的基本功重新學習。

在中國,出家人用餐都是到齋堂裡「過堂」,目前只有南傳佛教國家仍實踐佛陀時代托鉢乞食的制度。主要是在台灣、美國等其他國家、地區,因風俗習慣不同,人民也不完全是信仰佛教,托鉢乞食不是很方便,也不容易實行。所以,中國叢林便採集中修行的方式,讓出家人一起到齋堂吃飯,稱為「過堂」。

到齋堂裡用餐,吃飯端碗,要如「龍吞珠」;持箸夾菜,要如「鳳點頭」。進食只是為了滋養色身,經過一下,因此不貪心、不好吃,也不計較飲食的好壞。所謂「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吃飯只是為了生存的需要,能吃飽就好。出了齋堂以後,也不議論飯菜好或是壞,如同「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所以,佛門裡齋堂又稱作「五觀堂」,主要是提醒大眾吃飯的時候,要「三稱念」、「五觀想」。三稱念是: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五觀想是: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不生瞋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這五種觀想是很有意義的。比方,第一句開頭就說:要忖量自己的德行,有條件到這裡來吃飯嗎?要覺得到這裡吃飯是不容易的;正所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我曾題寫過一首對聯「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說事後話,唯恐當局者迷。」提醒大眾,吃飯時應該帶著感恩的心、隨緣的念頭,如同佛門的「托鉢」次第乞食,平等而乞,不分貧富、不揀精粗、不計淨穢、不生增減。

另外,在佛門裡,每日齋堂中都要唱誦〈供養咒〉,其中有一段:「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就是提醒過堂用齋的修道人,不過度貪求外在飲食的鮮香味美,時時將自己安住在禪悅法喜與無求的淡定中,以法為食,長養道念。

因此,在叢林裡過堂吃飯,除了受持五觀想外,也要抱著歡喜心、感恩心、無欲無求的心吃飯。過去叢林沒有醫務室,也很少聽到有人生病,主要是過堂時作五觀想,誦念〈供養咒〉,當然可以消災免難,身心自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