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實做 大學課程改造社區

 |2017.06.15
1241觀看次
字級
元智大學生開設「小草包」參與式工作坊,用香草植物為老屋重新裝飾。圖/許政榆
桃園大溪區仁義里民中心旁小徑,經元智大學師生改造後,變身美麗復古小徑。圖/許政榆

【本報桃園訊】大學師生走出校園,把課程融合實做,為社區、荒野創造更多的美好。大溪區仁義里里民活動中心,前身是老舊的榮民住家,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師生協助改造成「街角故事館」,延續當地眷村情感,讓不少里民眼眶中打轉著感動的淚水。文化大學景觀系師生也利用自然工法,為嘉義阿里山的鄒族達邦部落改頭換面,也為在地留下感動。

仁義里眷村過去房舍緊鄰、巷弄狹小,鄰居感情好,但改建為公寓大廈後,里民交誼不復熱絡。今年初,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尋求合作,改造里民活動中心,經過密集相處,學生和里民情感變得緊密,拍下不少與里民互動照片,昨天的成果展中,將照片裱框掛在小巷、老屋展示廳區,里民看見自己化身作品主角,感動不已,成為彼此的共同回憶。

上個月,學生開設「小草包」參與式工作坊,教作香草植物裝飾,為老屋增添新氣味、新生命,里民紛紛參加,留下自己的作品。

另外,文化大學景觀系則徵得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同意,就近協助整理步道。系主任郭瓊瑩說,學生一開始紛紛喊累,略顯抗拒,但結合千里步道協會的專家前來指導,邊做邊討論、分享,學到的專業愈多,反而愈做愈起勁,每位學生都覺得「收穫超多,很有成就感」。

景觀系師生日前還將課堂移到阿里山的達邦部落,除為部落打理外部空間,結合部落的孩子找尋原鄉的桂竹等在地材料,設計部落的入口意象、綠籬等;也為部落店家帶來美學觀念,和部落媽媽合作,帶來用紅茶和烏龍茶做布料茶染的技術,成為店家布置的材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