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佛法與生死疑難FAQ(六)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2017.05.14
1939觀看次
字級

Q2:家父為無神論者,先前對佛菩薩甚至譏謗詆毀,家母及末學則均為在本山受菩薩戒的弟子,請問家父如今在意識不清明的狀態下,可否皈依三寶?需要顧及老人家之前的認知與行為嗎?

解答:老人家之前的錯誤認知與無明行為,多少會構成他自己的障礙,對於未來能否往生至善道,會形成某種程度的阻礙,所以你們家人的當務之急,是要為令尊虔誠地懺悔往昔,發願當來,懺悔的方式可以為他虔誠持誦《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地藏經》等等,家人最好也能參與法會代為令尊禮懺,祈求佛菩薩慈悲攝受,然後迴向給他。

在令尊意識不清明的狀態下,仍然可以為他皈依三寶,你可以至誠懇切地祈求佛菩薩慈悲加持,然後在他耳邊慇懃開導,勸請他懺悔往昔,發心皈依三寶,當然最好能禮請到學德修行兼備的法師來為令尊主持皈依,如果沒有這些前提與因緣條件,則皈依三寶就可能只是形式而已,實質的功效有限。

即使令尊的意識不清楚,你們家人仍然可以在他耳邊慇懃開導他念佛,乃至發願往生佛國淨土。在此傳授你一套佛號加持的方法,你們家人如果能夠形成共識,信念堅定,依教奉行,必有功效,但若只是虛應故事,就難有效果。方法如下:

(1)慇懃開導:在令尊耳朵旁邊,用堅定的語氣及和緩的口吻,開導他要萬緣放下,在心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要一心一意跟阿彌陀佛連線,懇請阿彌陀佛放光加持,痛苦就會減輕。然後要發願去阿彌陀佛淨土,懇請阿彌陀佛屆時前來接引,痛苦就可以去除。

(2)佛號灌頂:用手掌心輕輕按住令尊的頭頂囟門,一邊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一邊觀想阿彌陀佛慈悲加持,佛光從手掌心注入腦門,然後遍佈流到全身,將令尊的氣場轉正。每一次須念滿一百零八遍「南無阿彌陀佛」。

(3)佛號加持:在令尊的額頭印堂、眉心(兩眉中間)、人中(口鼻之間)、心窩(胸口)、丹田(肚子)等處,依序從上到下用手指隔空書寫「佛」字。然後再將令尊扶坐起來(如果他可以坐起來的話,但若不行,就不要勉強),在他的背後從上往下用手指隔空書寫「阿彌陀佛」四字,一邊書寫一邊大聲念出聲音,每一回要重複七遍。

(4)懺悔業障:《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阿彌陀經》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除了在令尊耳邊開導他念佛、懺悔、發願之外,最好家人能代令尊懺悔業障,如果屆逢佛光山本山或府上附近有佛光山的別分院舉辦法會,請以令尊的名義登記超荐累劫怨親債主,同時家人也要親身實際參與法會禮懺;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要虔誠禮拜,不可以虛應故事。人有誠心,佛必有感應!

感謝屏東講堂周居士提問,以下針對他的提問,逐條答覆如下:

Q1: 如果親人已經得了失智症了怎麼辦?如何能幫他們?

解答:其實,「失智症(Dementia)」不是一種「單一症狀」的疾病,而是一類「輕重程度不同、症狀顯現因人而異」的退化性症候群。年齡是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患有失智症的比例為百分之五,八十五歲以上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九十歲以上則增加到百分之三十六以上,年齡愈長,比例愈高。套一句俗話,只要你活得夠老,終有一天等到你!

然而,即使得了失智症,也有幸與不幸。比較不幸的情況是,有的老人病發之後,性情會變得多疑而且暴躁,有的老人則會有幻聽、幻覺,有的甚至於會出現被迫害妄想,複雜的狀況不一而足。以目前的醫學研究與醫療科技,失智症無法治療,只能減緩,家人照顧起來相當辛苦。

失智症如果是輕度的,還大有可為;如果已經嚴重到根本連家人都認不得了,坦白說,能夠做的真的是非常有限。俗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所以我一再強調「不要拖過人生的賞味期,不要變成生命的延畢生。」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