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中村修二:大學應取消考試

 |2017.03.24
125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亞洲教育體制讓學生只專注如何考試,卻沒給學生在社會生存能力。」二○一四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被譽為藍光LED教父的中村修二,求學路上成績從不是最頂尖,但專業成就旁人難比。他認為,教育的目標,應是教學生如何在社會上生存,但亞洲的教育體制,「沒有教學生這些」。

中村修二本周應邀到台大授課「諾貝爾講座固態照明專題」,吸引近二百名學生到場,一睹大師風采。他昨日天課程結束後接受媒體訪問,暢談他對亞洲教育體制的觀察及看法。

與台灣的大學生互動了幾堂課,中村修二觀察到,台灣學生就和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學生一樣,專注的目標多在如何考出好成績、進入最好的學府,「這點和美國很不一樣」。

中村修二說,美國學生學的是出社會後需要的實務能力,例如從高中開始,幾乎每周都有課堂讓學生練習表達能力,因此畢業後,就知道如何在社會生存、上手公司事務,「但亞洲學生卻一無所知」。

中村修二的求學經歷,不是升學體制下大家認為的「勝利者」,他小時候並非績優生、念的不是日本最頂尖的大學,形容自己是「穿木屐登上聖母峰的人」。

經歷過日本教育體制,中村修二曾說,若他是教育部長,「要完全廢止大學入學考試制度」。他解釋,大學的課堂應開放,讓有興趣的學生都來聽課,「就像演唱會排隊一樣」,不用先用入學考試幫學生選好大學。

不過容易入學,不代表容易畢業。中村修二說,每個學生都可自由選課、聽課,但要畢業不是那麼容易,都要經嚴格考核,一堂課經過數個月後,就透過嚴格的測驗來篩選學生,學生會在修課過程中找到適合的主修,若有興趣,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投注時間成本才能留下來。

這是中村心中的理想教育體制。但他也坦言,在亞洲僵化教育思惟下,要改變很不容易,日、韓「幾乎不可能」,台灣的教育現況他不全然了解,或許有機會,「亞洲教育要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標為何」。他也建議學生,若有機會多去其他國家留學,體驗不同的教學氛圍,能增進視野和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