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遺眷將故總統蔣經國寫給趙金祁的手稿贈予國史館。
圖╱許正宏
【本報台北訊】台灣科學教育之父趙金祁逝世滿周年,夫人林碧楨、兒子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昨將趙金祁的珍貴史料捐給國史館,其中,前總統蔣經國手寫給趙金祁的紙條令外界好奇。紙條上寫著「努力愛春華」五字,勉勵趙珍惜光陰,認真學習。趙金祁一直當寶貝祕密收藏,一周前,家人才在趙的筆記本中找到。
趙涵捷指出,民國三十六年,父親到杭州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而與蔣前總統相識,蔣特別書寫「努力愛春華」五字期勉父親,希望他愛惜青春年華,努力做出一番事業。但當年蔣來不及寫日期,後來父親擔任中山大學校長時,蔣擔任總統,兩人在台灣再度碰頭,父親就拿出當年從大陸帶來的這張紙條,請蔣寫上日期。
趙涵捷說,父親將紙條夾在他的貼身筆記本裡,「我連碰都沒碰過」。
趙涵捷回憶,父親是個重視細節的人,堅持公僕該嚴謹把關。擔任教部政次時,有一次審核高爾夫球場證照,雖然下屬一層層都蓋章了,到了父親那關,他仍一筆一筆項目對照,果然看出有塊地界「灌水」,堅持不發證照。
趙金祁晚年時,針對學術界層出不窮的造假亂象,提出「求如」的觀念與主張,指「科學研究者,必須隨時自省和自覺」,現已成為台灣科學哲學領域探討的重要課題。雖然晚年失智,所有人事物都已淡忘,卻仍牢記「求如」二字。
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陳復表示,台灣很多大學教授升上教授後,就不寫論文,或叫研究生寫論文,自己跟著掛名,但趙金祁反而在民國八十五年退休後更認真,大量書寫學術觀念和想法,並提出「求如」的觀念。
陳復表示,趙金祁認為,科學教育不能只重視科學概念和科學方法,「科學倫理和科學態度更重要。」
趙金祁早在民國八十六年時就觀察到,科學研究界經常有造假數據、掛名等亂象,人的慾望「侵蝕」科學研究本身,很多研究者的跋扈心態,「汙染」科學研究。
陳復表示,趙金祁晚年得了失智症,幾乎不說話。在趙金祁過世前半年,陳復曾帶著他與趙金祁合寫的回憶錄給趙金祁看,盼能喚醒他的一些記憶。趙金祁翻著翻著,看到「求如」二字時,竟在當下嘆了口氣說:「『求如』真是不簡單」,可見他一輩子也忘不了他畢生追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