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雕 探索自性

文/陳復(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2017.01.16
1934觀看次
字級
吳杰大師根雕作品。 圖/陳復(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黃光國教授是長期從事於建構華人本土心理學的大師,我平日都尊稱他「光國老師」,我們相交投契,對於恢復文化中國的理想有著共同的願景。這兩年,光國老師深感三十餘年來華人本土心理學已發展成熟,更應該往下一個階段的目標前行,意即將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傳統作為基石來發展修養心理學,藉此與西洋文化的正向心理學做出區隔。當正向心理學的目標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修養心理學的目標應該放在「修心養性」,發展每個人的「自性」。

什麼是「自性」呢?王陽明經過龍場驛的磨難,剝落自己富貴公子哥兒的假象,大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看見自家最本來的面目,這就是自性。光國老師舉個很有趣的例子,去年十二月,我們同去「海峽兩岸文化藝術原創設計研究院」的揭牌典禮,經由主辦單位的安排,參觀了根雕大師吳杰開設的工廠,他帶領著弟子依照黃金樟或花梨木這類巨型樹根或樹幹的原始樣態,創作出各種極其精緻的根雕作品。

這個工廠內有各種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諸如法相莊嚴的佛像、怒目揮臂的達摩與降龍伏虎的羅漢,光國老師很激賞吳杰大師年僅四十來歲,就已創作出規模如此宏大的藝術作品,且目光如炬,不斷計畫著新作品,因此當我們看見吳杰大師依據《三國演義》、《水滸傳》與《紅樓夢》創作出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根雕,甚至重現「清明上河圖」的汴京市街熱鬧景象,他不禁回頭告訴我:「吳杰正在發揮他生命的潛能,這些都是自性的展現。」

當時有人很好奇地問吳杰大師:「您的作品都跟中華文化相關,將來如果要擴大市場,吸引歐美人士購買,要不要考慮將西洋文化的神話或童話這類素材,放到您的根雕作品裡?」我立刻提出反對的意見:「不,西洋藝術的主軸在幾何線條,因此善於使用各類石頭來雕刻;但根雕講究順應自然,跟著材質與紋理雕刻木頭,產生出來的作品具有一種樸質性,很難呈現西洋文化的華麗風格。」當時吳杰大師亦點頭表示認同。

光國老師後來寫文章記錄下這段有趣的對話,他表示,根雕最能反映出中華文化的特點,即「道法自然」,每個被選作根雕材料的巨型原木,都各有其「自性」,雕刻家得依其形狀構思雕刻作品,讓原木的天賦獲得發揮;這既是原木的自性,又何嘗不是在發揮雕刻家的自性呢?如同《中庸》所講的道理,人只有藉由修養來「盡性」,才能善盡萬物的自性;雕刻家藉由斧鑿其作品獲得永垂不朽的榮光,而從中也能看出人如何藉由修養來擴充生命。

1月16日星期一早上08:05—09:00,陳復主任將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節目「幸福心理會客室」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特聘教授黃光國老師,暢談如何從根雕來探索華人修養心理學,歡迎收聽FM101.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