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29)

星雲大師 |2017.01.10
4139觀看次
字級
觀音讚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遍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海普陀山古德

觀音讚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遍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海普陀山古德
【佛教問題】
一、觀世音菩薩的性格形象為何?
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是眾所周知的,他以無比的悲心,發下十二大弘願以度脫五濁惡世的一切眾生。他隨時隨地駕著慈航,席不暇煖,運用神通方便,往來於各地,尋聲救苦;只要眾生發出求救的聲音,觀世音菩薩沒有不及時應現,及時灑下甘露。他為了隨順眾生,應病予藥,而示現種種法身,有時為諸天,有時為八部;或者現婦女相,或者為童男身;有時攜魚籃,有時騎蛟龍,有時持楊柳……,即是所謂的三十二應身,隨處示現,救苦救難。這種隨緣而化的道行,是菩薩從無我大悲的圓融性格中所流露出來的。
更進一步地說,在菩薩的性格裡,由於充滿慈悲的本質,因此,在菩薩的心中,沒有個人,只有眾生的存在。眾生需要什麼,菩薩都會毫不吝惜的付出;無論是錢財、產業、妻子、兒女,甚至耳目、肢體、肝腦、生命,也毫不怨惱地施捨。
二、佛菩薩聖像可以當藝術品、裝飾品嗎?
諸佛菩薩聖像的功能,一般可分為幾種情況:
(一)信仰上的功能:1.佛教信眾供奉、禮拜佛菩薩聖像,以求淨化心靈,解脫自在。2.旅行者皆將聖像戴在身上,視為保佑衛護,祈求沿途平安,一路順暢。
(二)藝術上的價值:1.藝術家將之視為佛教藝術品,表現真善美的意境。2.收藏家將其視為古董、裝飾品,收藏或陳列家中,做為欣賞、裝飾之用。
佛菩薩的聖像縱使未被供奉而當作藝術品陳列,只要不褻瀆,也是佛教所許可。如敦煌、雲崗、龍門石窟等優美的佛教藝術傑作,吸引許多人前往欣賞、研究;觀世音菩薩莊嚴的法相,成為藝術家筆下的作品;彌勒菩薩的富態莊嚴、歡喜自在,更是廣受大眾的喜愛。佛法在恭敬中求,心淨則國土淨,只要心存恭敬,佛菩薩的聖像被視為藝術品或紀念品,難道不是菩薩百千萬億應化身之一!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十)宗教與體驗)〈菩薩的宗教體驗〉、《佛光教科書(九)佛教問題討論)〈菩薩〉


濟世之心

文/星雲大師
大乘菩薩道,即是以利行大眾。阿彌陀佛的三根普被,釋迦文佛的示教利喜,觀音菩薩的慈悲普度,勢至菩薩的大喜大捨,地藏菩薩的大願救苦,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都是利行的最佳典範。那麼吾人以什麼來服務大眾,利濟有情呢?提供四點意見:
第一、淨心修天下之道:對一個菩薩行者而言,世間一切能夠利益眾生、圓滿生命的法門,都是我們所必須學習的,佛教的四弘誓願中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學習人間菩薩的萬行,更需要體認這層意義,抱持菩薩遍學一切的志願胸襟,時時進修,時時努力。經云:「佛法無量義,一以淨為本。」唯有以清淨的三業來受持佛法,讓修道心保持在正念上,才能自他受益,普濟群倫。
第二、平心論天下之事:種族間的相互歧視、宗教間的意見不一、稱霸群雄的貪欲誘惑,國際間難有寧日。加上現今科技發達,武器的功能日新月異,人類對戰爭的畏懼益深,渴望和平的呼聲水漲船高,雖有禁武、限核等高峰會議的舉行,使和平的腳步邁開,卻杜絕不了戰爭的發生。解決之道,需要事理配合、行解並重等各方面的考量,非僅去除表面的亂象。吾人面對詭譎多變的世局,分析或論時事,需要多一分客觀超然與理性平和的態度。
第三、悲心濟天下之急:菩薩以六度四攝關愛一切眾生,所以悲心不只是理念上的了解,更要有行動上的實踐。例如榮西和尚應時布施的善行,鐵眼禪師利濟群生的義舉,都是悲心濟世的典範。孟子說:「無惻隱之心,無羞惡之心,無辭讓之心,無是非之心者,皆是非人。」如果大家都能秉持「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悲心,相信利生濟世的事業必定能夠恆久綿延。
第四、慈心容天下之人:做人要能包容異己,人格才能崇高。《菜根譚》云:「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說明厚德載物,雅量容人的人生哲理。佛陀開示我們「戒除我執、法執」的寶訓,即是教導我們要能包容異己,體會因緣和合、互相依存的真理。佛教的慈悲即是視人如己,立場互易,對於親人或仇敵、有緣與無緣都能慈悲相待,付出真心。
吾人本著淨心、平心、悲心、慈心的理念匡時濟世,服務群生,則佛國淨土,人間即是。
第一、淨心修天下之道。
第二、平心論天下之事。
第三、悲心濟天下之急。
第四、慈心容天下之人。
──摘自《星雲法語》第三冊 P.27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