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中國人山河歲月城市篇(16-11)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01.06
1979觀看次
字級
奉天的傳統街道:民國20年代人來人往的街道上,錯落的各色招牌顯出這條街的繁盛,圖中賣衣的店家用了些巧思吸引目光。路邊挑擔的小販、自行車、衣著長袍馬褂的人們,都是傳統街道常見的一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潮州市街:民國30年代歷史悠久的潮州城,給人溫雅婉約的感覺;圖中的牌樓為褒揚或紀念這地方進士及第的人。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露天市場:民國30年代位於雲南省城的市場,因為是公營的關係,所以看起來較有規模和秩序,在被漢民族影響下,當地苗人的日常生活也開始有了漢人的習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雨後的廣東街道:民國30年代,多雨的廣東在經過雨水的洗滌後,空氣清新,河面的水位也因而高漲,原被雨雲遮住的太陽露臉,讓城市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黃浦灘路:民國30年代上海,為全中國最早的通商港口,維繫著中國對外的使命,街上的路面平整,各式的交通工具來往行駛,瞭望這條路,帶有歐洲風格的建築齊列,看來頗為壯觀。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奇異的街景:民國30年代香港。兩側漸高的地勢,讓建築呈現有趣的階梯狀,每戶人家將洗好的衣物掛在外頭晾乾,遠遠望去就像許多旗幟在飄動。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哈爾濱市街:民國20年代,在俄國內戰期間(民國十年左右),很多俄國人流亡至此,成為俄人聚居比例極高的城市,哈爾濱因而有很多俄式、歐式建築。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國城市建立在其深厚文化底蘊的根柢上,五千多年來的歷史背景,造就中國城市特色鮮明,各朝各代定都之地留下許多珍貴、有藝術文化價值的遺跡,只是經過現代化的洗禮以及因應觀光發展的重建,如在晚清與列強簽訂條約下開放的港口城市,幾乎無法見到中國傳統城市的樣貌,只剩幾處紀念館或古蹟。

城市的興起,多與人口聚集有關,比如商業繁盛造成臨近鄉鎮的人口移入,從市集漸漸地自然發展成為聚落、建立城市,又因環境物產不同而有豐富的風貌。另外,中國朝代更迭時,國家定都的地方往往會成為影響周邊城市風氣的重鎮,政治中心自然帶來官員與家眷的遷入,在數十、百年的累積下,經濟文化隨之興盛。

除了一定的人口比例之外,城市的資源基礎,還包括物產與環境資源,作為經濟發展的條件,諸如蘇州周莊古鎮依水,街道與河道並臨,從前古詩文人歌詠小橋舟楫屋瓦;景德鎮以瓷器揚名中外等等。環境資源方面,從前清朝以河運聞名的漕幫使天津發展起來,位於沿海的港口城市有與外國貿易的先天優勢,如鴉片戰爭後開放的五港──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其中,上海更成為中國對外地位最重要的聯絡港口。

中國城市有不少富含歷史意義的古城,氣勢宏偉的城門城牆、古色古香的屋舍古宅、牌坊廟宇等等,大多仍保存原貌,反映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與先人的智慧。

另有保存其他民族文化的城市,例如雲南麗江古城,為罕見保存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融合漢、白、苗等各民族精華。而有些城市因文人而有名,當地特別紀念,如韓愈因故被貶潮州,隨後興辦書院、提升教育風氣,影響潮州出了多名進士。

商業影響著城市的興亡,從前交通的方式不多,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為中國兩條聯外貿易的重要路線,西漢時期陸上絲路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向西拓展,路途必經之地自然形成大大小小的聚落,有的則發展成為城市。雖海上絲路一度在清朝的渡海禁令下幾乎停擺,但開港通商以後,沿海城市的發展超越了內陸城市,不過隨之而來人口過度密集的問題也應運而生,如香港的人口密度居高不下,房屋密集等等。

中國的城市面貌多樣,清末沿海因條約、租界、貿易,而有各國或古典、或現代風格的建築,如上海租界區內建築有英、法、美三國特色。北方的哈爾濱則因地理因素與俄國政治動盪,有俄羅斯風格的建築群,中國傳統的古城則分布在內陸。

城市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無論是經濟發展或文化保存都是構成城市的重要部分。(吳濬伊撰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