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國學勵志故事75 貪與水無關

文/錢文忠 |2016.12.13
1266觀看次
字級

文/錢文忠

一個人能否保持清廉,關鍵在自己,與環境和條件無關。

東晉時,有個人姓吳名隱之,他哥哥叫吳坦之。兄弟兩人家境貧寒,相依為命,但非常友愛。有一次,吳坦之冒犯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官員,將被處死,吳隱之衝過去說:「我願意替我的哥哥死!」他的行為感動當時很有名的人物—桓溫,得到桓溫的賞識。從此,吳隱之的官愈做愈大。

吳隱之雖然官位大,卻身穿布衣,出門不坐車;他的妻子貴為太守夫人,仍親自織布、到市集買柴,還自己背回家。

有一次吳隱之要嫁閨女,他的好友謝石派自家最好的廚子去幫吳隱之準備宴席。廚子到吳家看到丫鬟牽著一條狗正要出門。廚子問:「你牽狗幹嘛?」她說:「我家老爺今天要嫁閨女,沒錢了,準備把狗賣了錢來嫁女兒。」可見吳隱之多麼清廉。

後來吳隱之官至廣州刺史。廣州城外二十里,有一處泉水,名字叫貪泉,據說官員一喝貪泉水,就控制不住想貪汙。被抓了之後甚至以「不是我想貪,是因為我口渴喝了貪泉水後,控制不了自己」為藉口,逃脫制裁。吳隱之不信這一套,跑到貪泉旁邊咕咚咕咚喝了一肚子水,喝完後吟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只要喝了這個水,一大把錢就揣兜兒裡了;「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換了像伯夷、叔齊這樣的古代賢人來喝,喝死了都不可能變心。

吳隱之以身作則,改變當時的官風,受東晉皇帝的褒獎。唐代魏徵編《晉書》時評價吳隱之:「晉代良能,此焉為最。」意思是,晉代的好官員裡,吳隱之排第一。

【原文】

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既至……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引自《晉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