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不同 好勝父母的差別心

文/李子 |2016.08.05
1684觀看次
字級

文/李子

朋友辦完公公後事,終於有空出來與我吃頓飯,透透氣。席中,她提到小姑若蘭在守喪期間,不顧習俗與親友非議,帶著寶貝女兒出國追星,因為這女兒是她一生的驕傲與寄託。

若蘭第一胎是兒子,出生幾個月後夭折,盼了三年才生下雙胞胎女兒,姐姐聰明、漂亮;妹妹卻發育遲緩,外貌有明顯缺陷,從此注定二姐妹的差別被待遇。

姐姐從小捧在手掌心裡,百般呵護,念貴族學校,享受名牌,爸媽隨侍在側;妹妹就託給保母帶,假日才回家,讀普通學校,吃穿隨意,默默長大。

若蘭自幼好勝心強,嫁入環境優渥的夫家後,自然是養尊處優的貴婦。她習慣完美,無法接受一個有缺陷的孩子,無法帶著她面對外界,因此優秀的姐姐在鎂光燈下璀璨,但更需要疼惜、呵護的妹妹,卻在沒有掌聲與關愛的環境中成長。還好,這個被媽媽遺忘的孩子,平庸卻知足,自得其樂。

我多年前教過的一個學生,家裡也有類似情況,媽媽是職場女強人,從小就將他託給鄉下的阿嬤帶,讀國小才回到爸媽身邊,生活方式與父母格格不入,成績也不盡理想。在弟妹都是資優生的對比下,他寡言、自信不足,明顯不被父母重視。國三畢業想選擇高職美工科就讀,父母只覺得丟臉,要他讀高中,將來上大學,卻忽略孩子的興趣與能力。身為導師的我,努力與家長溝通,清楚分析學生的性向,讚美他在美術方面的好表現,家長才勉強答應。

三年後,學生以高分考進科大設計系,朝夢想前進,人也變得自信、陽光起來。媽媽寫信來道謝,這才承認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有屬於他自已的一片天空。

優秀的父母總希望孩子,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用可以評量的一切數據來考核孩子,甚至用差別待遇來獎懲孩子。其實,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可以一飛千里的大鵬鳥,在低矮樹枝間覓食的燕雀,也有牠自在的快樂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