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在青年團 體悟佛教靠我

人間社記者劉畇昀、周儀婷綜合報導 |2016.07.12
212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劉畇昀、周儀婷綜合報導】「佛光青年二十年」邀請資深青年回娘家,在「話說佛光山」論壇裡,暢談「那些年」在青年團的心路歷程,期望佛光青年團燈燈相續、薪火相傳。

「信仰傳承就是把人間佛教的理念帶入校園!」資深青年鄭欣宜早期在校園辦理普賢學舍,是該校第一個佛學社團;一九九六年辦理美加青年學佛營,期望帶領更多青年進入佛光山,透過團康活動及幹部訓練,和海外救國團聯誼交流。

國際佛光會青年發展主委宋耀瑞二十五年來秉持初心,統籌成立馬來西亞佛光青年總團,二○○一年首次在大馬舉辦國際佛光青年會議,即有二十五個國家、五千人參與。他心繫大師指示「佛教靠我、捨我其誰、永不退票」的精神,三十六歲即成為全國總會長,力推佛教。

第一屆國際佛光青年會議總召黃金寶投入普門寺的青年會及道場活動後,在服務中找到人生的意義、目標。香港傳播界商界名人陳貝兒因大師一句「人間佛教要跨出去」,而選擇就讀大眾傳播科系,期望透過自身專長傳遞佛法,當佛光山的代言人。

南非普托利亞工程管理大學教授詹鎧霙分享,一九九八年參加國際青年會議後受到感召,積極協助道場各項活動,發願要全力支持青年活動,接引更多人,鼓勵青年無論再忙,只要有心就不難。

澳洲昆士蘭元大銀行執行副總邱冠勳,分享在職場上發揮學佛優勢的三點心得。一、正能量能帶領我們克服困難,持續往前邁進。二、將因果論套用生活中,理解因果如同邏輯能力,能增加領悟力、分解問題的能力。三、要廣結善緣,修忍辱能增加禪定力。

《普門雜誌》主編沈明信表示,二○○○年同學帶他到佛光山參加國際青年會議,開啟和佛光山的因緣。後來直接加入青年團,讓他感覺生命很充實,但總是希望多為佛教奉獻,就在因緣際會下進入《普門雜誌》工作,從此以佛教文化事業為己任。

國際佛光會東京協會祕書彭濤念碩士班時陪同學參加三皈五戒,當時不料這一拜下去就過了十年。他說,日本佛教自成一家,通常是喪禮時才接觸到,這跟人間佛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到目前所接引的青年,還沒有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他把這當成未來的目標,希望影響當地青年一起服務社會大眾。

劉宗澧全家移民澳洲後,就在中天學校學中文,父母則到道場當義工,後來更加入青年團、國際佛光會。有幸跟著更多長輩學習,更能體會大師說「忙是營養」的意義,從此更心甘情願直下承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