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侯爵的演變

文/林延 |2016.03.07
1059觀看次
字級

文/林延

「侯」又稱作「五侯」,是我國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統稱,「五侯九伯」及後世的「藩王」、「親王」泛指天下諸侯。在長達五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中,「侯爵」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才消失。

《史記·帝王世紀》稱:「炎帝世,乃有諸侯。」就是說,早在三皇五帝時期,我國就設立了「諸侯」制度。《史記·五帝本紀》:「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咸來賓從。」帝王設立諸侯,畫定統轄區域,實行世襲罔替制度,掌握轄區軍政大權,有依照禮法服從中央調度,定期向帝王朝貢、述職、出軍賦、服兵役等義務。

到了西周初年,君主為了不斷擴大統治範圍,穩定被征服的區域,進行大規模的分封諸侯制度。武王、周公、成王期間,先後建置七十一國,同姓諸侯達四十人,演變成中國的許多姓氏。

西周末年,周厲王時期發生「國人暴動」,中央對諸侯的控制力不斷弱化,實際控制區僅有數百里。周幽王時,王后褒姒生性不愛笑,幽王為了取悅美人,燃起烽火,號令諸侯起兵勤王。各路諸侯以為天子遭兵禍,迅速集結部隊向中央進發,到了京城,發現天子無恙,只是為了博得美人一笑,被戲弄的諸侯從此不再理會中央的烽火。時犬戎入侵,幽王命再燃烽火,可惜無援兵相助。「狼來了」的故事令幽王付出了斷頭的代價。

東周開始,王權削弱,諸侯各自為大,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大小諸侯互相廝殺兼併,造成了天下紛爭不斷的混亂局面。

到了秦朝,君主稱為「皇帝」,廢除了分封諸侯制度,天下分成郡、縣,由中央任官治理。漢朝時,分封了部分王、侯,統稱諸侯。侯爵作為非宗室人員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兩等,即列侯、關內侯。一般以縣為單位,勢力範圍逐漸縮小。

漢朝的王國和侯國,雖然在稅收、軍事行政權力上大大受限,但還是存在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的安全隱患。漢景帝發現問題,打算削藩,由於操之過急,導致「七國之亂」。漢武帝時汲取教訓,頒布了「推恩令」,致使封國愈分愈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徹底解決了諸侯對中央統治的威脅。

西晉初期,分封諸侯故伎重演,利益的不均導致「八王之亂」,大規模的戰爭造成生靈塗炭,國家財力物力逐漸消耗殆盡,激發了階級、民族等各種矛盾。

明朝初年,朱元璋也依照慣例,對功臣宗室大加封賞。一口氣封了二十五個藩王。這些諸侯也都不是省油燈,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並有軍事指揮權,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轄軍三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達一萬九千人。朱元璋死後,皇位傳給了長孫朱允炆,即建文帝,他打算通過削藩,強化中央集權,諸侯王紛紛表示不滿。勢力強大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大舉發兵南下,奪取了皇位。

朱棣非常清楚自己奪取皇位,完全得益於諸侯勢力的擴張。起初,他表示不會像建文帝一樣削藩,先後恢復了周、齊、岷等諸王的爵位。四年後,隨著地位穩定下來,他一反常態,大規模進行削藩,強化了自己的專制統治。

到了清朝,起初也分封了親王、「三藩」異姓王等諸侯。統治地位穩定後,康熙皇帝對有功於大清王朝的吳三桂等異姓王進行了全面絞殺。

其後,分封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等爵位,與從前的諸侯制度完全異化了;這些諸侯僅僅保留了稱號、享受不同待遇,其軍事、政治上的勢力與實力已經蕩然無存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