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營養,就能遠離食安風暴!

文/趙莒玲 |2015.09.26
2136觀看次
字級
食安問題的癥結在消費者身上;許多消費者明知物價飛漲,依舊要求維持原有的餐飲水準和物美價廉,餐飲業者為求生存,只好魚目混珠,採用劣質品,以降低成本。圖/本報資料照片
營養均衡,吃真食物,就能遠離食安風暴。圖/本報資料照片
食品學者孫璐西認為,想徹底解決食安問題,要從社會教育和學校扎根著手。 圖/本報資料照片
二○一一年的塑化劑事件造成沒有檢驗合格的產品全面下架,大賣場依規定須貼上已經合格的產品,讓民眾安心購買。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趙莒玲 圖/本報資料照片

二○○八年,中國大陸爆發三聚氰胺汙染造成毒奶製品的重大食品安全(以下簡稱食安)事件時,台灣還自豪地享有「美食王國」的光環。然而從二○○九年起,台灣食安問題漸漸暴露且浮上檯面,經傳媒刻意強化報導和推波助瀾下,引發全民惶惶不安、無所適從的症候群,同時也督促了政府主管機關上緊發條,不斷修訂食安法規和增加管理層面的力度。

條列台灣近年重大食安事件時序圖,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逐一細數:二○○九年,油炸油含砷;二○一○年,肉毒桿菌食品中毒;二○一一年,塑化劑事件;二○一二年,醬油檢出4-MEI及3-MCPD、美牛萊克多巴胺事件;二○一三年,順丁烯二酸毒澱粉、義美泡芙使用過期原料、胖達人麵包用人工香料、大統混油等事件;二○一四年,頂新劣質豬油事件;二○一五年,進口花茶農藥過量事件等。

塑化劑和肉毒桿菌最要不得

身為權威的食品學者,孫璐西從科學專業的角度和持平的觀點,分析台灣至今爆發的各類食安事件時,客觀總結是:「台灣的本土食安問題其實還好,大部分都沒那麼嚴重。唯有塑化劑和肉毒桿菌兩事件,絕對不容許再發生及被忽視。」

為何如此義憤填膺?孫璐西解釋箇中原委:最初有位日本人教導台灣業者使用工業用塑化劑(註:一種增加塑膠材料柔軟性的添加劑),幫助乳化而已,而且原先的作法及使用的低劑量,都不會影響和危害人體健康。不可思議的是,這位業者卻因發現塑化劑很好用、又可省掉增添昂貴的正規加工設備;為貪圖暴利,竟而將塑化劑取代棕櫚油,還將產品用於乳化香料中,供飲料、糕點、麵包、藥品……等下游業者使用。最荒謬的是,直到出包,業者還不知塑化劑在當時早已是國際列管禁用於食品中的化學品。

台灣本土性食安問題,孫璐西最憂慮的是肉毒桿菌。依據她多年的研究和了解,肉毒桿菌這個微生物,顯少發生食安意外。二○一○年,曾出現一件因肉毒桿菌中毒而死亡的案例。

案發後,衛生主管機關前往調查該家豆乾製造工廠時,赫然發現是間衛生條件極差的家庭工廠,且廠內布滿肉毒桿菌孢子,還雪上加霜地採用真空包裝。孫璐西獲悉後,不禁搖頭地說:「食品在真空包裝下,基本上較不易氧化,的確在保存上較為安全;可是,肉毒桿菌卻偏偏最喜歡在真空包裝裡存活。」這一起意外,就是業者在不注重環境衛生又缺乏專業知識下,才會釀成禍端。

有關大統混油事件,孫璐西認為這根本就是廠商「造假」,以較低廉的棉籽油,混充高價格的橄欖油販售。怎料在傳媒炒作下,棉籽油遭池魚之殃,莫名淪為具有爭議的油品,其實精製後的棉籽油是安定性高的食用油,在美國與日本皆廣泛使用。讓她無法理解的是,媒體在討論棉籽油議題時,訪談了婦產科、外科、精神科等醫師,也出現「棉籽油會造成不孕症」(事實上是未經精製的棉籽油才有此問題)等說法,卻隻字未提最了解油品問題的心臟科醫師的觀點。

相對於頂新企業從有口蹄疫的疫區越南進口豬油事件,造成台灣外來的食安風暴,孫璐西就深覺堪慮。她強調,動物食用油的原料來源非常重要,因為動物死後會有腐敗的問題,如果屠體是病死豬,那牠的器官也會有問題,從而製成的豬油也會有問題。因此,食品業者若是本身沒做好源頭管理,根本無從保證製品的安全性。

揭開食安「潘朵拉」的盒子

現今的食安問題,是否比過去更趨嚴重?孫璐西坦率且直白地回答:「差不多。」那為何這些年來,民眾更能真切感受到食安事件層出不窮?針對此一社會現象,她從經濟景氣衰退、政府鼓勵民眾檢舉、食安稽查人員增加等三個層面深入探討。

「價錢,應該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孫璐西分析說,台灣近年來經濟景氣不佳,多數民眾的薪資縮減,但是國際糧食價格節節攀高,尤其是台灣豬、牛、羊等牲畜的飼料,百分之七十都倚賴國外進口。所有原物料價格上漲,銷售的食品勢必得隨之調高價格。但是,食品廠商和餐飲業者擔心價格上漲會嚴重影響營業額,幾經權衡,於是在成本上漲又能維持原銷售價格,採用最直接和最划算的策略——魚目混珠,用低廉的劣質品取代。

只要順藤摸瓜去追究,就知道癥結是在消費者身上!孫璐西無奈地說,許多消費者明知物價飛漲,依舊要求維持原有的餐飲水準和物美價廉,反而不太在意健康安全。在貪小便宜的心態下,自然助長黑心食品的擴增。

為擴大及深入追查食安問題,政府在修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時提供高額獎金,鼓勵員工檢舉和揭露不良廠商,成為一大利器。孫璐西說,大統事件就是透過離職員工的具體爆料,才得以順利揭發。二○一五年三月十六日,台中市修法再提高食安檢舉獎金,由原先的罰款實收金額百分之五十提高至百分之七十,單一案件最高可拿到一點四億元檢舉獎金,且不限現職員工。

至於最讓人難解的是,台灣食安弊端一直存在,為何未能及時揭露?孫璐西直指核心回應:「過去『卡』在食安稽查員編制嚴重不足,不僅遠遠落後歐美國家,五、六年前的總人數,甚至不及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的十分之一。」

如今,衛福部不斷增加員額,人多又努力追查,當然能查出更多的食安問題,再加上現在只要爆發重大食安事件,檢警調三方都要參與,更提高了查案的專業度和揭弊的力道。但孫璐西更殷切期盼未來台灣能借鏡澳洲,由民間設立專業訓練和認證的食安稽查機構,並依各類食品稽查重點之差異,建立不同稽查證照的制度。(本文取自《覺行》雜誌)

食安現況

食安檢測標準

漸跟國際接軌

「台灣的食品安全情況,其實跟其他先進國家差不了多少。」孫璐西平心而論說,自從塑化劑等食安問題連環爆後,政府就與時俱進地增修「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對食品製造業者的管理也更趨嚴格,特別在食安檢測標準部分已跟國際接軌了。

新食安法影響層面最廣的是,規定目前全台登記有案的三十萬家業者,包括食品製造、銷售及餐飲業的業者,都要向其所屬的衛生單位登記,以便衛生福利部得以完全掌控,隨時追蹤、抽查以降低危害食安的高危險性。截至二○一五年六月,逾七成業者完成登記,監控系統也逐步建立。

無論增修食安法、擴大稽查員編制、提供檢舉不良廠商、高標準食安檢測等面向,政府都竭盡所能地建立完善的防範機制,是否就能完全遏止食安事件?對此,孫璐西採保留態度,理由是:路邊攤和家庭工廠是「漏網之魚」。除非依照澳洲的源頭管理制度,即規定所有食品廠商,從路邊攤、餐廳到食品加工廠,都適用同一條法規,必須經過登記,而且得通過政府相關規定的認證後才能執業。

飲食觀念

多吃真食物

少吃加工品

「建立均衡營養觀念,遠比食品安全來得更重要!」每當實在分辨不出東西的好或壞,孫璐西就會使出一個不會受傷害的絕招,那就是「不偏食、不過量」,以食物多元化來分散風險,並且選擇以蔬果魚肉原有形態烹煮的食物,少吃經加工處理如肉丸、魚丸、火腿、香腸等食物。

孫璐西說,依照營養教育法則,食物金字塔的最底層(宜多吃者)為全榖根莖類,中層(宜適量食用者)是蔬果及含蛋白質的豆、魚、肉、奶等,最頂層(宜少吃者)為油脂類。所以,學會正確攝取,就能遠離食安問題。而她趨吉避凶的不二法門,就是把握「三低」的「低鹽、低糖、低油」,和「三高」的「高纖、高鈣、高榖」原則,以及盡可能不購買碳足跡高的進口食品,多選用台灣當令季節出產的新鮮又廉價之食物。

以國人的飲食習慣分析,孫璐西覺得台灣人的「低鹽」比國外做得好;「低糖」次之,有養成減少攝取糖分習慣,但比較會忽略含糖飲料和過甜的果汁;「低油」最難貫徹,因為所有便當裡的雞肉、排骨、魚,百分之八十都是用炸的,因為炸的食物特別香能吸引消費者,而業者處理起來也最快速,但是易胖且炸油有損健康,不宜多吃。

至於「三高」部分。一般人「高纖」攝取的「五蔬果」,是「三蔬兩果」,孫璐西則鼓吹「四蔬一果」,因為蔬菜營養成分比水果更多元化;「高鈣」則建議牛奶喝得不夠多的人,最好能補充如小魚、堅果等含鈣食物;「高穀」食物,她偏向選擇全麥、糙米、薏仁、燕麥等食材,因其對血糖刺激小,不易快速吸收。

「歸根結柢,要讓國人不再受食安傷害,一定要從社會教育和學校扎根著手。」孫璐西語重心長地說,為防範傳媒因訪談和報導的資訊不完整而造成誤導,希望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跟媒體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傳輸正確知識教育消費者;再者,將食安議題納入國教課綱。她深信,在全民建立正確食安觀念後,必能重新擦亮台灣「美食王國」的金字招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