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善用茶渣 開發食用茶紙

林汝娟 |2015.05.06
1539觀看次
字級
因今年春天氣候多變,高海拔山區春茶葉片遭霜害凍傷,導致全台茶葉產量較往年少,茶農損失慘重,於是,南華茶產業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偉庭(圖/南華大學提供)以低溫方式,重新組合茶渣纖維,研發出「茶紙」,期望能協助茶農降低損害成本。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嘉義縣南華大學茶產業研究發展中心研發出如海苔般、可食用的「茶紙」,昨天舉辦「茶器共茗」活動,並邀建築與景觀學系暨環境藝術碩士班學生,也是嘉義在地知名的陶藝家蔡江隆老師,展開為期一周的茶器展。

因今年春天氣候多變,高海拔山區春茶葉片遭霜害凍傷,導致全台茶葉產量較往年少,茶農損失慘重,於是,南華茶產業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偉庭(見圖/南華大學提供)以低溫方式,重新組合茶渣纖維,研發出「茶紙」,期望能協助茶農降低損害成本。

許偉庭表示,茶葉沖泡後的茶葉渣,一般都是以堆肥、乾燥、發酵為主要的處理方式,更多是直接投入垃圾桶。發酵與堆肥的方式雖可延續茶渣使用率,但經濟價值極低,且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因此,茶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與生技系與共同研發出可吃的「茶紙」,不僅可使茶渣利用率大幅提升,且透過食用「茶紙」,可讓人體吸收茶葉沖泡過程中無法釋出的脂溶性營養成分,補充膳食纖維。

許偉庭表示,若對茶渣來源不清,也能結合文創產業,讓每年台灣產生逾三萬頓的茶渣能夠再創新產值,且若是經有保障、無安全疑慮的茶渣,還可與食品業者合作,增添食品的茶香風氣。

蔡江隆茶器展即日起至十日展出,展示出野草蘭青瓷、青瓷銅把提梁壺、夢幻蕉蓋碗、木把壺、柴燒提梁壺、柴燒志野釉、柴燒黑陶茶等七種茶具組。

蔡江隆表示,自二○○七年在太和茶區駐村後,才開始真正認識茶、慢慢了解茶具使用功能及精神意義,透過研究所的學習,更深化在地精神與社區意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