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小百科 49】《華嚴經》中的觀音菩薩

文/曹郁美 |2015.05.05
1814觀看次
字級

文/曹郁美

在漢、藏佛教地區,觀音菩薩特別與眾生有緣。以台灣來說,觀音與媽祖是兩大重要神衹,常引起學術界的討論,甚至有一知半解者還以為二者為同一尊呢。

兩者有何相同點呢?第一,都是女性形象。第二,都與「大海」有關。

早期先民渡海來台,黑水溝(台灣海峽)興風作浪,最需神明庇護。〈普門品〉即說:「……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可知在與天搏鬥的環境下,觀音菩薩能對眾生「施無畏」,讓受難者勇氣與信心倍增。

在印度佛教中觀音菩薩的造像多半手持蓮花,故又名「蓮華手菩薩」,並且有時作男性裝扮。明代丁雲鵬所繪的觀音像就有兩撇鬍鬚,狀似男子,但身上之華冠、纓絡、蟬翼薄紗又似女子。

到底觀音菩薩是男是女?應說,菩薩本無男女相,其「三十三身」是指菩薩應現何身度化眾生就現何身,故有時男有時女,全依眾生需要而變化。

《華嚴經》中的觀音菩薩出現在〈入法界品〉,不過名稱不一。八十華嚴與四十華嚴皆名「觀自在」,而六十華嚴則名「觀世音」。

當時善財童子一參又一參,觀音菩薩是第二十七參(第二十七位他所參訪的善知識)。經文是這樣描述:

善財登上補怛洛迦山,觀音菩薩坐在巖谷樹林中。此處風景優美,環境絕佳,菩薩於金剛寶葉石上結跏趺坐。善財向菩薩請益,菩薩為他說大悲法門,其內容為:

「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我唯得此菩薩大悲行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已淨普賢一切願,已住普賢一切行,常行一切諸善法,常入一切諸三昧……」

接下來觀音菩薩為善財推薦另一位善知識:正趣菩薩。「正趣」為大勢至菩薩的別名。於是,熱忱求法的善財童子便動身出發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