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兩地書--大學精神何在?

李瑞騰 |2005.10.03
305觀看次
字級

前些時候為了大學評鑑的事,行政單位搞得人仰馬翻;然後是教育部五年五百億的所謂發展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大家也都忙得昏天暗地。這些事當然是媒體報導的焦點,整體的感覺是,大學似乎處在一個變革的階段;然而這裡面我們看不到崇高的理念與優質的思維,更多的是政治的操作與全面的市場化。

這就讓我想到天下遠見出版公司去年引入的二本書:《搶救大學──都是行銷惹的禍》、《大學何價──高等教育商業化》,以及前不久為了校史館之事所閱讀的關於大陸上正展開的「大學改革」(已經有不少書出版)。如果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向,那麼政府在其中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高校中的管理階層及教授先生們又該如何以對?

你這一次選課,面臨的是管理階層如何面對學生的學習問題。各校都有根據教育部母法(大學法及施行細則、學位授予法及施行細則等)所訂的「學則」,以及據此而訂的「選課辦法」,所謂「短修」或「減修」的規定就在裡頭,內容很簡單:第一,要有「特殊原因」;第二,要經導師及系主任同意;第三,減是「酌減」。理由很好說明,導師通常沒什麼意見,關鍵在主任(有些學系可能會自訂「減修辦法」),包括同不同意以及酌減多少?

我覺得系上應該讓學生清楚認識辦法的本身,不能讓學生產生諸如「以前可以現在為什麼不行?為什麼他可以而我卻不行?」等疑慮;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學生及早知道,以便有所依循。我甚至認為應該有更積極的作法,輔導學生善加利用這第四年,他們可能會在國內考研究所,也可能想出國深造;可能要考高普考,也可能想提早尋找就業機會。不管怎樣,都必須作最充分的準備,但他們不一定知道怎麼做,有人可以協助,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困擾。

從制度面來看,鼓勵大四生去選修自己系上研究所的課,訂出研究所學生抵免學分辦法,縮短碩士班年限,對學生的幫助更大。這種種措施將成為一種系風,甚至是一種特色,其實也是一種競爭力。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那正是你所說的學習主體的自主性,包括本科的基本學力、博雅通識以及獨立思考、妥善規畫未來等等養成訓練,掌系政、校政者不此之圖,而夸夸談其所獲專題專案計畫之利潤,傳統「大學精神」之喪失,是大學的墮落。

從前羅家倫先生說:「體魄康強,精神活潑,舉止端莊,人格健全,便是大學生的風度。不倦的追求真理,熱烈的愛護國家,積極的造福人類,才是大學生的職志。」今日聽來,特值得深思;那麼,什麼樣的大學能培養出這樣的大學生呢?凡大學中的教職員生,都不能不思考這樣的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